九日南山寺

佳节携壶意,全如杜牧之。

百年谁不死,九日可□□。

□□差能饮,平生政坐痴。

胸中不酩酊,未许野人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佳节时分,我带着酒壶,心中充满了杜牧般的诗意。
人生百年,谁能不死,但重阳节这天,或许可以尽情畅饮。
虽然我稍微能喝一点,但一生都因为痴迷于诗酒而闲适。
除非我醉得不省人事,否则这些深藏心中的情感,不会轻易被乡野之人察觉。

注释

佳节:节日。
携壶:带着酒壶。
杜牧之:指唐代诗人杜牧。
百年:一生。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可□□:可以尽情/或许可以。
差能饮:稍微能喝。
政坐痴:正因痴迷。
酩酊:大醉。
未许:不被允许/不会让。
野人:乡野之人,此处可能指普通人。

鉴赏

此诗首句"佳节携壶意"表达了诗人在佳节之际,携带酒壶,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接下来的"全如杜牧之"则是将自己的状态比喻为唐代诗人杜牧的高洁与淡泊。诗中的"百年谁不死,九日可□□"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珍惜时光的感慨。

"□□差能饮,平生政坐痴"一句中,"□"处应是指某种情境或心境,而"差能饮"则显示出诗人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也能享受饮酒之乐。"平生政坐痴"则透露出诗人一生中的淡泊名利,只愿静坐以终老。

最后,"胸中不酩酊,未许野人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醒与宁静,以及对外界俗人的保留和距离感。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闲适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九月一日稍佳演作五十六字终不及少陵牧之

少陵哦后牧之□,□□篇章可谓过。

真是能专诗笔否,似应无奈菊花何。

雁来秋老江湖落,病感风寒涕唾多。

自古死生元有命,满斟且复醉颜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九月二十五书事二首

苍颜未怯冷风吹,过了残秋更自奇。

细嚼菊花吞美酒,閒拈柿叶写新诗。

繄谁屡贺参元火,与客仍消李远棋。

七十馀龄能有几,开怀切勿皱愁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月八日宾旸携酒西斋晚登秀亭次前韵(其一)

深钳笑口似难开,顿喜诗仙载酒来。

此道孰为今老笔,吾庐适有古荒台。

焉知晚节逢陈厄,忽听高歌类郢哀。

倚石自怜吟不就,频将拄杖划莓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九月八日宾旸携酒西斋晚登秀亭次前韵(其二)

楚调悠然抑更扬,四愁平子五噫梁。

身同落叶常无定,□比寒花似较长。

但喜有乡频得醉,不知何药号为狂。

芬香臭腐俱尘土,莫问桑田与海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