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晚餐示子遹

家贫短衣不掩骭,空庖凄凄灶不爨。

老翁八十忍饥熟,兀坐空堂日常旰。

今年闰馀九月寒,那敢遽议南山炭。

艰难幸复致一餐,餔歠灯前百忧散。

遹子挟册于于来,时与乃翁相论难。

但令歆向竟同归,门前籍湜何忧畔。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翻译

家境贫寒衣衫破旧遮不住膝盖,空荡厨房冷灶无人炊烟起。
八十岁的老翁忍受饥饿煮熟饭菜,独自坐在空荡的厅堂中直到天晚。
今年闰月九月格外寒冷,哪敢轻易谈论南山的木炭需求。
艰难之中能有一顿饭吃,已是不易,灯下进食愁绪全消散。
儿子捧着书本前来,时常与父亲讨论学问上的难题。
只要能让你们学业有成,共同进步,门前的清静就不会有背叛之忧。

注释

家贫:家境贫寒。
短衣:破旧衣衫。
骭:膝盖。
空庖:空荡的厨房。
灶:炉灶。
忍饥:忍受饥饿。
兀坐:独自坐着。
日常旰:直到天晚。
闰馀:闰月。
寒:寒冷。
南山炭:南山的木炭。
餔歠:进食。
灯前:灯下。
百忧散:愁绪全消。
遹子:儿子。
挟册:捧着书本。
论难:讨论难题。
歆向:学业有成。
同归:共同进步。
畔:背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困家庭的生活场景。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八旬老翁,衣衫褴褛,家中厨房简陋,炉火不生,生活困苦。尽管如此,他仍能忍受饥饿,独自坐在空荡的厅堂中,直到天色昏暗。由于今年闰月气候寒冷,他不敢轻易期待南山的木炭供应。在艰难时刻,一顿饭成了奢侈,他在微弱的灯光下进食,忧虑尽散。

诗人陆游的儿子遹子带着书卷前来,与父亲讨论学问,他们的对话似乎能带来心灵的慰藉。诗人希望儿子能够理解并接受生活的艰辛,共同面对困难,不必过于担忧家境的不稳定。整首诗以家庭晚餐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坚韧态度。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灯笼

我年十六游名场,灵芝借榻栖僧廊。

钟声才定履声集,弟子堂上分两厢。

灯笼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

还家欲学竟未暇,岁月已似奔车忙。

书生白首故习在,颠倒简牍纷朱黄。

短檠虽复作老伴,目力眩晃不可常。

平生所好忽入手,摩挲把挈喜欲狂。

兰膏潋滟支达旦,秋雨萧瑟输新凉。

讨论废忘正涂乙,遂欲尽发万卷藏。

所嗟衰病终难勉,非复当年下五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竹窗昼眠

初夏暑雨薄,但觉白日长。

向来万里心,尽付一竹床。

新笋出林表,森然羽林枪。

时闻解箨声,灵府生清凉。

平生喜昼眠,此志晚乃偿。

安枕了无梦,孰为蝶与庄。

徐起掬寒泉,中有菱丝香。

清啸送落日,与世永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老马行

老马虺隤依晚照,自计岂堪三品料。

玉鞭金络付梦想,瘦稗枯萁空咀噍。

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形式: 古风

老叹

百年逝不留,万事本难料。

夜行钟漏迫,但取贤达笑。

颇疑功名事,造物付年少。

归休莫问人,晓镜勤自照。

形式: 古风 押[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