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吟五十六字攀送仲求殿丞之任赣川窃惟严君国博挂冠归闲而仲求兄弟为邻部守倅其荣至矣诚欲赋述词不逮意

一门三组序西雍,又见双旌并训农。

三釜亲庭交禄养,夹河子舍接邻封。

酒阑风雪催行色,吟际江山助笔锋。

我亦思亲求郡绂,东湖南浦好过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一门之内,三代同堂在西雍之地,再次见到双旌并举,致力于农业教育。
家族聚首,共享三釜之禄,庭院相连,与邻居相接。
酒席将散,风雪催促行程,吟诗作赋时,江山激发了文思。
我也思念亲人,希望能得到郡守的职位,期待在湖南南浦与他们相聚。

注释

西雍:古代学府名,这里指代教育场所。
双旌:两面旗帜,象征着并肩工作或领导职务。
三釜:古代量器,象征家庭财富和生活富足。
禄养:俸禄,用于养家糊口。
夹河:河流两岸。
子舍:子女的居所。
行色:出行的神色,即将离开的气氛。
郡绂:郡守的官印,象征官职。
东湖南浦:泛指江南地区,可能指诗人故乡或亲友所在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余靖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诗中充满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一门三组序西雍,又见双旌并训农。"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显示出作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景象的细致观察。

"三釜亲庭交禄养,夹河子舍接邻封。" 这里展示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温馨和邻里关系的和谐,通过具体的物质条件和居住环境,勾勒出一个祥和的乡村社区。

"酒阑风雪催行色,吟际江山助笔锋。"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在自然景象中获得创作灵感的情境,借由对自然界的描写来强化自己的文学才华。

"我亦思亲求郡绂,东湖南浦好过从。" 最后,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怀念之情和希望得到友人帮助支持的心愿,同时也透露了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清新,通过具体的乡土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收录诗词(143)

余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希古。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 字:安道
  • 籍贯:韶州曲江
  • 生卒年:1000—1064

相关古诗词

酬萧阁副惠末利花栽

素艳南方独出群,只应琼树是前身。

自缘香极宜晨露,勿谓开迟怨晚春。

栏槛故将宾榻近,丹青重整画图新。

移根得地无华裔,从此飞觞不厌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靖启伏蒙观文相公以靖忝承善政特寄嘉篇谨依严韵和酬

幸奉前规尽所怀,閒身吏隐裕春台。

山回翠幌凭栏见,花簇红房绕郭开。

爱树细民思美化,续貂孤迹愧非才。

南河旧事依然在,禊饮杯盘耻尽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暮春

草带全铺翠,花房半坠红。

农家榆荚雨,江国鲤鱼风。

堤柳绵争扑,山樱火共烘。

长安少年客,不信有衰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静台

江城吏隐敞朱扉,旋筑高台望翠微。

景对云山诗笔健,政移风俗讼筒稀。

那将尘虑干方寸,但觉仙踪在四围。

花木阴森鱼鸟乐,暂来犹拟便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