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二)

母曰嗟予季,帝曰吁咈哉。

不教歌大隧,惟恐薄兰台。

驹刍絷遐往,狸首射不来。

鸣霆兴百蛰,何处着蛩衣。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元璐在被朝廷拒绝归家请求后,因思念母亲而创作的十首诗之一。诗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对朝廷政策的无奈与不满。

首句“母曰嗟予季”,以母亲的叹息开始,表达了对儿子远行的担忧和不舍。接着“帝曰吁咈哉”,转而描述了皇帝对于儿子请求归家的不理解或反对态度。通过“不教歌大隧,惟恐薄兰台”两句,暗示了朝廷的某种规定或政策,可能限制了诗人归家的权利,使得他无法自由地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驹刍絷遐往,狸首射不来”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被缰绳束缚的骏马,无法自由地回到母亲身边;同时,也暗指朝廷的命令如同射出的箭矢,无法轻易改变。这种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自由回归的渴望。

“鸣霆兴百蛰,何处着蛩衣”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雷声轰鸣,万物复苏,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诗人却无法找到一个安放思念母亲之心的地方。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更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和无奈。

收录诗词(282)

倪元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三)

三载千明发,岂不怀宛鸠。

既惭蚨子母,亦妒雁春秋。

心畏病因病,人言愁始愁。

难将五十席,换取一扁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四)

共晓承明贵,汉臣殊异同。

汲生求入幕,严子乞开笼。

谒者竟淮海,会稽俄侍中。

由来英主意,不肯示通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五)

情绪如春草,茸茸不可删。

虫攻心是恙,刀折首无镮。

游士倨黄鹄,豪人闷白鹇。

微臣非此意,亦不动天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六)

去亦宁无补,未为脱雉樊。

席前由再见,闾倚岂私言。

贾傅因之进,王孙所以骞。

圣人非不省,只虑荡猕猿。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