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宿惠山精舍

惠山草堂秋夜清,道人夜坐听泉声。

中庭不见古松影,西岭却遮新月明。

一里松庵期信宿,十年鹿洞梦孤征。

明朝藜杖须将去,从我閒行三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宝在明末秋夜于惠山草堂的静谧体验。首句“惠山草堂秋夜清”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夜晚山间的凉爽与宁静。接着,“道人夜坐听泉声”一句,通过“道人”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通过“听泉声”这一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之美。

“中庭不见古松影,西岭却遮新月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了中庭的空旷与寂静,另一方面则通过“西岭遮新月明”描绘了远处山岭与明亮月光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

“一里松庵期信宿,十年鹿洞梦孤征”两句,通过“松庵”与“鹿洞”的意象,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信宿”(连续住宿)和“孤征”(孤独的旅行)的使用,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明朝藜杖须将去,从我閒行三两生”两句,以“藜杖”(粗朴的拐杖)为象征,预示着诗人即将离开此地,踏上新的旅程。这里的“閒行”(悠闲地行走)不仅描绘了诗人未来的行动状态,也反映了他对自由与闲适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如山和章再用前韵

落日空山钟磬清,隔溪时听棹歌声。

小桥再渡觉身健,高阁一登增眼明。

望极江湖云北去,梦回岁月雁南征。

黄花亦是秋风客,尽办寒香对老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九日过国臣弟南庄

凤皇墩下扣柴关,篱落黄花手自攀。

适野亦堪酬令节,避高应不到名山。

情多更欲临流坐,兴尽真?载月还。

最喜晚来风色定,小桥回首碧湾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顾台州华玉

秋晚怀人思欲荒,东南江水隔钱塘。

山高故近台三象,郡僻真悬海一方。

他日曾看周砥柱,何时能剪召甘棠。

观风定有新诗句,愿托王生为寄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新春

庭草犹枯渐有情,檐声如雨雪初晴。

缘江积冻朝寻径,匝市浮烟午出城。

风信巳非前九烈,月华应为上元明。

梅花两树香如许,误道诗人在冉泾。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