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七)

踏碎九街月,乘醉出京华。

半生湖海,谁念今日老还家。

独把瓦盆盛酒,自与渔樵分席,说伊政声佳。

竹马望尘去,倦客亦随车。听熏风,清晓角,韵梅花。

人家十万,说尽炎热与咨嗟。

只恐棠阴未满,已有枫宸趣召,归路不容遮。

回首江边柳,空著旧栖鸦。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乡者的情感旅程和内心世界。诗人以"踏碎九街月,乘醉出京华"开篇,通过对月亮的踩踏和酒意朦胧中离开京城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都市生活的放逐和对归乡路上的期待。随后"半生湖海,谁念今日老还家"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漂泊、如今年迈归家的感慨,以及对亲人或故土可能已经忘记自己的忧虑。

接着"独把瓦盆盛酒,自与渔樵分席,说伊政声佳"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诗人独自享受着简单的美好,与渔夫共饮,分享对理想政治的声音,这里渲染出一种隐逸的意境。紧接着"竹马望尘去,倦客亦随车"则是对童年游戏和旅途疲惫的回忆,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勾勒出了自己一生历程中的重要片段。

"听熏风,清晓角,韵梅花"中,熏风清音与晨曦交织,构成了一幅静谧宜人的画面。"人家十万,说尽炎热与咨嗟"则是对归乡路上所见众生疾苦的感叹,以及对于家园即将到达的急切心情。

最后两句"只恐棠阴未满,已有枫宸趣召,归路不容遮。回首江边柳,空著旧栖鸦"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担忧,以及对于即将到家却又感到某种不安的情绪。棠阴指的是树荫,枫宸则是古时官府的门阀,这里暗示着可能有新的召唤或任务在等待,而归家的路上又不能完全遮掩。这一段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旧日栖鸦之地的无限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8)

杨炎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1145—?

相关古诗词

玉人歌

风西起。又老尽篱花,寒轻香细。

漫题红叶,句里意谁会。

长天不恨江南远,苦恨无书寄。

最相思,盘橘千枚,脍鲈十尾。鸿雁阻归计。

算愁满离肠,十分岂止。倦倚阑干,顾影在天际。

凌烟图画青山约,总是浮生事。

判从今,买取朝醒夕醉。

形式: 词牌: 玉人歌

生查子

金莲照夜红,玉腕扶春碧。

曲妙遏云行,人好欺花色。

欢生酒面浓,笑染炉香湿。

饮尽十玻璃,月堕东方白。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诉衷情令

露珠点点欲团霜。分冷与纱窗。

锦书不到肠断,烟水隔茫茫。征燕尽,塞鸿翔。

睇风樯。阑干曲处,又是一番,倚尽斜阳。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念奴娇(其二)

杏花杨柳,对东风染尽、一年春色。

弹压烟光三万顷,谁识清都仙伯。

夜泛银潢,手移星纬,飞堕从天阙。

御风乘兴,偶然身到乡国。

二年人乐升平,舞台歌榭,处处红牙拍。

寿酒千觞斟不尽,一醉何妨今夕。

更约明年,凤凰池上,去作称觞客。

梅花折得,赠君调鼎消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