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首唱韵和

碧树银塘接画楼,天人谁肯降琼辀。

三山密信传青雀,五日归鞍跃紫骝。

郢酒泛冰星弁侧,吴歈倚瑟黛娥愁。

云峰得句怀真赏,瘦尽东阳沈隐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翠绿的树木与银色的池塘连接着画楼,谁能见到天仙乘着华丽的马车降临?
三座仙山的秘密信息由青雀传递,五天后骏马紫骝载着我归家。
在郢都的美酒中浮冰如星,宴会上乐师倚瑟而歌,女子们眉头紧锁满含忧愁。
遥望云峰,灵感涌现,怀念真挚的赏识者,我在东阳消瘦,如同沈隐侯般期待知音。

注释

碧树:翠绿的树木。
银塘:银色的池塘。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房。
琼辀:华丽的马车,比喻天仙的降临。
青雀:传说中的信使,这里指传递仙讯的信物。
紫骝:骏马,这里代指主人。
郢酒:郢都的美酒。
冰星弁侧:宴会上冰块浮于酒面,如星点点缀。
吴歈:吴地的歌曲,泛指音乐。
瑟:古代弦乐器。
云峰:远处的山峰。
真赏:真挚的赏识。
沈隐侯:东阳的隐士,借指期待知音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名为《再次首唱韵和》。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碧树银塘接画楼,天人谁肯降琼辀。" 这两句诗描述了一处如画的美丽风光,碧绿的树木和闪耀着银光的河流映衬着一座连接天地的画楼。这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地方,连仙人都不愿意离开。

"三山密信传青雀,五日归鞍跃紫骝。"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个神秘的情境,三座神山之间通过信使传递信息,而这些信使竟是神鸟青雀。在五天之内,一匹仙马便能返回,它不仅速度惊人,更是超自然的存在。

"郢酒泛冰星弁侧,吴歈倚瑟黛娥愁。" 这两句诗转向了人间的情感表达。诗中提到的“郢酒”是古代的一种美酒,而“吴歈”则是一位才子。这里通过对美酒和音乐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愁,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云峰得句怀真赏,瘦尽东阳沈隐侯。"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并欣赏真正之美的意境。“云峰”指的是云雾缭绕的高峰,而“得句”意味着诗人在这里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启示或创作灵感。"瘦尽东阳沈隐侯"则是对一位隐居士大夫的描写,这位士大夫可能是诗人所仰慕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神秘境界的描述,以及对才子佳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崇尚高洁情操的心性。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再赋七言

翠幄飘香映绮襦,钿盘清晓露成珠。

休啼为近鲛人室,欲笑谁投玉女壶。

云气乍回巫峡梦,水嬉犹记曲池图。

金花却荐何人步,枉遣凌波袜缕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刘校理属疾

北窗风劲雪云繁,移疾端居避世喧。

载酒谁过杨子宅,张罗休署翟公门。

多才最许飘飘气,少别还销黯黯魂。

促尔徘徊忆真赏,远天新月照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同诸公寄阆州隆灵山王处士

玄晏先生早著书,圣朝未降软轮车。

满头霜雪机心息,三径蓬蒿俗客疏。

千首好诗传辇毂,一枝仙桂耀门闾。

汉庭得意真知己,应为清宵诵子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后苑赏花应制

云罗霞绮媚芳辰,琼圃花开烂漫春。

风递清香随凤辇,波涵倒影落龙津。

仙葩四照烘初日,浓艳千苞赐近臣。

向晚天街戴归处,游蜂舞蝶自随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