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废寺(其一)

古寺荒凉久,凄然感废兴。

残灰六十载,破衲两三僧。

黠鼠据香积,妖狐吹佛灯。

黄金重布地,不识有谁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已久的古寺,充满了历史的沧桑与凄凉之感。诗人以“古寺荒凉久”开篇,直接点出了寺庙的衰败景象,随后通过“凄然感废兴”表达了对寺庙兴衰更替的感慨。

接着,“残灰六十载”一句,将时间的跨度拉长,暗示了这座寺庙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繁华到荒废,时间的痕迹在残存的灰烬中得以体现。“破衲两三僧”则描绘了寺庙内仅有的僧侣,他们的生活简朴,与世隔绝,与寺庙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

“黠鼠据香积,妖狐吹佛灯”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寺庙内的生灵活动,黠鼠占据香积,妖狐吹动佛灯,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对寺庙命运的讽刺。最后,“黄金重布地,不识有谁能”一句,以黄金覆盖地面,却无人知晓,象征着寺庙的辉煌与价值被遗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废寺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自然的循环,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涌泉废寺(其二)

净室已丘墟,荆榛久未除。

空山樵子路,前代梵王居。

石柱颓残后,金身煨烬馀。

披云寻故址,一步一踌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喝水岩赠瓢庵头陀

何年此卓锡,钟磬度昏朝。

瀑水引归钵,茅庵结似瓢。

蹑云双草屩,坐月一团焦。

隔寺有禅侣,相寻不惮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灵源洞怀振狂在杭

南郭人何处,东山屐已非。

春风忆苕水,夜月梦芦矶。

以我招寻惯,如君同调稀。

摩挲旧题刻,空见白云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拟送僧归日本(其一)

远指扶桑外,龙宫是绀园。

慈航寻海舶,晨磬待朝暾。

已悟西方教,渐通中国言。

悬知无佛处,师去定称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