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池亭兼赠吕道正二首(其二)

窗外方塘几亩莲,花开料亦似常年。

先生菡萏香中坐,应有人呼作水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池塘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窗外方塘几亩莲”,开篇以“方塘”点明了地点,一个面积不大但足以承载清幽之气的池塘,生长着莲花。“几亩”二字既显出池塘规模之小,又暗示了其环境的精致与雅致。莲花作为自然界中的美好象征,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花开料亦似常年”,诗人预想池塘中的莲花开放,如同往年一样,展现出一种自然规律之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料”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预测和期待,体现了他对自然秩序的尊重与理解。

“先生菡萏香中坐”,“先生”一词赋予了坐在莲花香中的主人以尊贵与智慧的形象,暗示了诗人的身份或对某位智者的敬仰。在莲花的香气中静坐,既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也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与沉思。

“应有人呼作水仙”,最后一句以“水仙”这一美丽的神话人物比喻坐在莲花香中的主人,既是对对方形象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祝愿。同时,“应有人”则暗示了这种美好的场景不仅仅是现实中的存在,也是人们内心向往的理想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充满诗意的池塘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时间流转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9)

罗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碧照庵

长松青似染,高杉翠欲滴。

馀阴入轩来,满座琉璃色。

达人无六尘,静见照中碧。

庵内一炉香,万缘自然息。

形式: 古风

崇教寺筠轩

夜忆清轩上,都忘居会稽。

秋声先在竹,月色最宜溪。

银汉檐前直,玉绳天外低。

何人倚栏槛,为听下庄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石桥

传得栴檀相甚奇,绀容光彻照须弥。

桥头尊者来瞻礼,应忆灵山听法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石梁

飞瀑断岩路,天然石似梁。

始知融结日,便作圣贤乡。

水静鱼龙乐,山灵草木香。

茶花本馀事,留迹示诸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