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

传得栴檀相甚奇,绀容光彻照须弥。

桥头尊者来瞻礼,应忆灵山听法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宋朝罗适所作的《石桥》诗,描绘了一幅庄严而神秘的佛教场景。诗中以“栴檀相”开篇,栴檀香木在佛教中象征着神圣与纯净,此处用来形容佛像,暗示了其非凡的神圣性。接着,“绀容光彻照须弥”,绀色代表深邃与庄严,这里形容佛像的面容明亮如日月,光芒能照彻须弥山,寓意佛法的广大与深远。

“桥头尊者来瞻礼”,桥头是进入神圣之地的入口,尊者前来参拜,体现了人们对佛法的虔诚和对智慧的追求。最后,“应忆灵山听法时”,这句话引申出对过去学习佛法、聆听教诲的美好回忆,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向往与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充满智慧的氛围,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神圣与智慧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19)

罗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梁

飞瀑断岩路,天然石似梁。

始知融结日,便作圣贤乡。

水静鱼龙乐,山灵草木香。

茶花本馀事,留迹示诸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万年妙莲阁

华顶西边天姥东,妙莲开阁对群峰。

清含银汉三千界,香透金庭第八重。

画栋有声啼海燕,澄波无影睡天龙。

夜深讲罢何人见,云在青天月在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游天台桐柏观二首(其一)

欲访琳宫入翠微,满山烟雨正梅时。

神仙事秘人难问,造化功深世莫知。

海近应通三岛信,年多空见八分碑。

身中龙虎吞天地,谁肯留心继鍊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天台桐柏观二首(其二)

金庭福地竟如何,当日山前异事多。

子晋高风传世表,仙翁遗迹在岩阿。

三清路远须由学,九转功成岂怕魔。

我有玉符真诀在,黄衣谁肯远相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