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上舟呈同行傅月山苌

溯流上嵩江,江阔流益峻。

时方良月初,打头恶风信。

老翁把柂立,首叫尾必应。

大男前运篙,风激水还喷。

小男上拽纤,石行跲复奋。

后退辄丈寻,前跻不尺寸。

偪仄一堵中,危坐易慵困。

冷雨去复来,前山邈难认。

江天暮渐低,好风来一瞬。

帆饱去如飞,两程疑可并。

举杯嘱月山,凡物有定分。

壮年登王官,转盼更五闰。

星沙罹闵艰,日毂转颠顿。

方头忤时流,失脚落陷阱。

巧宦疾以驰,笑我拙而钝。

如登今日舟,易退难于进。

自知平生事,百欠无一剩。

饥寒驱出山,歌笑破群闷。

独有不自欺,心可与天印。

人为固多端,天定或能胜。

愿如晚来风,先逆后乃顺。

得酒且酌斟,升沉付天运。

有穷必有通,无喜亦无愠。

形式: 古风

翻译

逆流而上至嵩江,江面开阔水流急。
正值明亮的月夜,恶风却即将来临。
老翁稳握舵柄站立,呼唤船尾响应迅速。
大男在前撑篙,风力强劲水花四溅。
小男拉纤前行,石头绊倒又振奋。
后退一步丈寻远,前进却寸步难移。
狭窄的空间中,危坐疲倦难耐。
冷雨时降时停,前山模糊难辨。
傍晚江天渐低,片刻间好风乍起。
满帆疾驶如飞,似乎两程可并行。
举杯向月山祝酒,世间万物皆有定数。
壮年时官运亨通,转眼已过五个闰年。
星沙遭遇不幸,日轮旋转动荡。
刚直的性格触怒潮流,不慎陷入困境。
精明的官员快速晋升,笑我愚钝难以进步。
如今身处此舟,退步比前进更难。
深知一生所为,一事无成只剩遗憾。
饥饿寒冷驱使我离山,歌声笑语排解愁闷。
唯有不自欺,心灵纯净如天印。
人事多变,但天道或许公正。
愿如晚风,起初逆境后顺遂。
暂且饮酒,人生起伏由天定。
困厄之后必有通途,无喜无忧也是人生常态。

注释

溯流:逆流。
嵩江:地名。
良月:明亮的月亮。
恶风:坏天气。
把柂:握舵。
首叫尾:呼唤船尾。
运篙:撑篙。
水还喷:水花四溅。
拽纤:拉纤。
石行跲:被石头绊倒。
危坐:危险地坐着。
星沙:星辰之地。
闵艰:不幸之事。
巧宦:精明的官员。
钝:愚钝。
易退难于进:退步比前进难。
百欠无一剩:一事无成。
歌笑破群闷:歌声笑语排解愁闷。
天印:天赋予的印记。
固多端:变化多端。
晚来风:傍晚的风。
先逆后乃顺:先逆后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富有哲理思考的旅途片段。

诗中的“溯流上嵩江”一句,便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情景和氛围。这里的“嵩江”,即嵩山之下的河流,其险峻与壮阔已为后文的情感基调奠定基础。接下来的“时方良月初,打头恶风信”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困顿。

老翁与两个儿子共同划船的情形,展现了一种家族协作和生存斗争的场面。每个动作都蕴含着对抗自然、克服困难的决心,同时也反映出生活中的艰辛和不易。诗人通过这种刻画,不仅传达了人物的外在行动,更深入地表达了他们内在的情感世界。

“冷雨去复来,前山邈难认”一句,雨水的迷离与山色的遥远,使得景物模糊不清,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超脱之感。同时,它也是诗人情绪变化的一种反映,从困顿到超然,展现了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江天暮渐低,好风来一瞬”等句,则是整个旅途中难得的美好时刻,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转变,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短暂安宁。这份宁静却又很快被打破,“帆饱去如飞,两程疑可并”表达了对前路的不确定性和焦虑。

随后,“举杯嘱月山,凡物有定分”一句,以饮酒和向月山祝愿为媒介,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的安慰。这份对命运的接受和顺从,是诗歌中的一大高潮。

接下来的几句,“壮年登王官,转盼更五闰。星沙罹闵艰,日毂转颠顿”等,则是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实的反思。这不仅仅是个人成长的历程,更包含了对于时光流逝、命运多舛的深刻感悟。

“方头忤时流,失脚落陷阱。巧宦疾以驰,笑我拙而钝”一句中,“方头”等字眼,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在世道中的处境有着深切的认识和自嘲。而“如登今日舟,易退难于进”则是对行动选择的反思,不仅是对过往行为的回顾,更是对于未来道路抉择的困惑。

“自知平生事,百欠无一剩。饥寒驱出山,歌笑破群闷”等句,则是诗人面对生活磨难时所展现出的乐观态度和坚强意志。这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更是一种积极应对困境的生活智慧。

最后,“独有不自欺,心可与天印。人为固多端,天定或能胜”等句,是诗人对于内在真诚和外界变迁的一种哲学思考。这既是个人精神世界的坚守,也是对宇宙运行规律的一种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流转和生命体验,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不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与超越。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父执德化陈宰叔高槩寄诗和之

欲作好官易,与时同俯仰。

欲作好人难,前修严矱矩。

马安为巧宦,孔光位宰辅。

贻臭汗青中,诟骂之所聚。

胡威清比父,魏谟直肖祖。

世家有若人,百不一二数。

夫君少壮时,笔力迫韩杜。

晚岁宰一同,治最方卓鲁。

中都清要官,唾手可搏取。

径挂神武冠,去国身如羽。

隐几挹青山,称觞环綵舞。

导养学熊鹤,铅汞成龙虎。

妙香参鼻观,虚白生灵宇。

兴来耸文笔,象物蒙藻黼。

客至开香醪,鲸量少俦伍。

我登清风堂,人今道则古。

敬宣与狎崇,所择听张禹。

形式: 古风

东归同年三山王簿宾之赵户立父连簿仁父黄上舍偕行分道买樽酌别

我从京华来,溽暑不可迩。

蓝缕一征衣,邂逅四君子。

臭味同芝兰,乡井连桑梓。

王君吾兄行,派出铜川氏。

一饮吞百杯,一挥烂十纸。

此是銮坡人,非久栖鸾枳。

黄君天庠英,贵名方日起。

三年拜赐师,行雪殽函耻。

后来几英豪,愿作榜下士。

小连真可人,犀玉浮冰峙。

再鼓气不衰,收科趾前美。

朋山万青衿,求识习凿齿。

立父天族英,雅非膏粱比。

青桂近婵娟,红蕖映青泚。

名驹产天厩,一日当万里。

今夕知何夕,德星偶同晷。

明月入觥船,凉飔生剑履。

相逢吴山头,相别闽江觜。

交情托管鲍,同年序许李。

明日怀美人,娟娟隔秋水。

何以慰我思,驰书寄双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东归至衢城十五里头

征衣犯火云,来自长安道。

浃背汗淋漓,遵程行数跛。

险阻已备尝,习气觉如扫。

京华纨裤儿,颜色差强好。

玉斝酌玻瓈,金盘饤水果。

享此竟无端,荣枯太颠倒。

嗟余数之奇,涉世嗟枯槁。

青云志未酬,午夜心如捣。

浪蹈软红尘,有怀白云老。

决策赋归欤,受此大轗轲。

倚杖立沉吟,持杯浇磊砢。

生平忠愤心,皎皎通穹昊。

一身不足忧,世途深可悼。

往岁淮甸间,边吏困科琐。

金鼓声涨天,沟壑填肝脑。

一旦计之穷,首谋伏天讨。

眈眈欲无厌,百计需金宝。

今者驰使车,囊橐费赍裹。

乳臭坐庙堂,苟免及身祸。

谁知鸿雁鸣,朝夕不相保。

旱蝗莫为灾,四望无青草。

我辈独何心,日夕忧江左。

岂不欲救之,势力顾未可。

敬持一瓣香,好为苍生祷。

何日鞭五龙,泽之以霖潦。

手提四方人,脱之于水火。

形式: 古风

代简奉寄三山方时父遇游几叟明复

昔我游三山,稠中得二友。

初交方时父,后识游几叟。

大比献能书,厥岁在丁酉。

垂钓文海中,修鳞上钩否。

蔡簿校文回,曰方其所取。

有高说夫者,姓名出其右。

高游本弟昆,紫荆偶分剖。

游虽迟再荐,楚弓楚人有。

余评时父才,进士中少耦。

词绝似秦七,诗已迫黄九。

几叟尤不凡,耿耿良自负。

英辞沮金石,直气干星斗。

等是青云人,科第争前后。

射策对天墀,会须为举首。

三年一抡魁,须服天下口。

毋为陈诚之,要作张无垢。

狂生分不才,垂老未觉丑。

向坐太饶舌,相看拥众手。

六阶何惜镌,百谪亦甘受。

不爱骑鹤姿,看人作太守。

只读相牛经,教子事农亩。

乏地堪置锥,仰天频击缶。

二君最知心,一别忽许久。

作诗分寄之,或赏千金帚。

并简潘庭坚,何时一樽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