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贝琼对倪云林木石画作的题咏。诗中描绘了倪云林作品中的自然景象与艺术风格,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现手法。
首句“东海倪迂十年别,昨日朱颜今白发”以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的改变作为引子,暗示了倪云林与诗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岁月的无情。接着,“作诗作画犹未休,酒后挥毫见三绝”赞扬了倪云林在艺术创作上的不懈追求和卓越成就,即使在饮酒之后也能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
“缘江白屋知几家,参天古木僵龙蛇”描绘了倪云林画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既有江边的白屋,又有高耸入云的古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力。接下来的“苍皮半死或垂瘿,赤叶未脱都成花”则进一步描绘了树木的形态与色彩,通过“苍皮”、“垂瘿”、“赤叶”等细节,展现了树木的生机与变化。
最后,“我知用心亦独苦,众史庸奴焉足数。英华已剥馀本根,老气尚存冰雪古”表达了诗人对倪云林艺术追求的理解与敬佩。他深知艺术创作之路充满艰辛,而倪云林的作品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内涵,更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诗人认为,倪云林的艺术成就远非一般的历史记载者和庸常之辈所能比拟,其作品中蕴含的英华虽已褪去,但依然保持着一种如冰雪般纯净、古朴的老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倪云林木石画作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评价,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倪云林艺术成就的深刻理解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