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其二)逃禅作菊、桂、秋荷,目之曰三逸

妆额黄轻,舞衣红浅,西风又到人间。

小雨新霜,萍池藓径生寒。

输它汉宫姊妹,粲星钿、霞佩珊珊。

凉意早,正金盘露洁,翠盖香残。

三十六宫秋好,看扶疏仙影,伴月长闲。

宝络风流,何如细蕊堪餐。

幽香未应便减,傲清霜、正自宜看。

吟思远,负东篱、还赋小山。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鉴赏

这首《声声慢》是宋代词人周密的作品,以“逃禅”为题,通过描绘秋日菊花、桂花和秋荷的景象,寄寓了词人的闲适与超然心境。"妆额黄轻,舞衣红浅"形象地刻画出秋花的淡雅色彩,如同女子轻盈的妆容和浅色的舞衣。"西风又到人间"点明时令,暗示秋意渐浓。

"小雨新霜,萍池藓径生寒"描绘了秋雨过后,池塘边的苔藓小径透出几分凉意,与汉宫姐妹的华丽相比,更显自然清新。"输它汉宫姊妹,粲星钿、霞佩珊珊"运用比喻,赞美了秋花的璀璨和娇艳。

下片转而写宫苑秋景,"三十六宫秋好,看扶疏仙影,伴月长闲"借宫廷秋夜的宁静,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宝络风流,何如细蕊堪餐"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认为秋花的朴素之美胜过宫廷的奢华。

结尾"幽香未应便减,傲清霜、正自宜看",赞美了秋花在霜寒中依然保持香气,坚韧不屈。"吟思远,负东篱、还赋小山"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词人远离尘世纷扰,独自欣赏秋景的悠然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色,融入了词人的闲逸情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与深沉。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其一)逃禅作梅、瑞香、水仙,字之曰三香

瑶台月冷,佩渚烟深,相逢共话凄凉。

曳雪牵云,一般淡雅梳妆。

樊姬岁寒旧约,喜玉儿、不负萧郎。

临水镜,看清铅素靥,真态生香。

长记湘皋春晓,仙路迥,冰钿翠带交相。

满引台杯,休待怨笛吟商。

凌波又归甚处,问兰昌、何似唐昌。

春梦好,倩东风、留驻琐窗。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声声慢.柳花咏

燕泥沾粉,鱼浪吹香,芳堤十里新晴。

静惹游丝,花边袅袅扶春。

多情最怜飘泊,记章台、曾绾青青。

堪爱处,是扑帘娇软,随马轻盈。

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晴雪,恼乱诗魂。

带雨沾衣,罗襟点点离痕。

休缀潘郎鬓影,怕绿窗、年少人惊。

卷春去,剪东风、千缕碎云。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杏花天

金池琼苑曾经醉。是多少、红情绿意。

东风一枕游仙睡。换却莺花人世。

渐暮色、鹃声四起。正愁满、香沟御水。

一色柳烟三十里。为问春归那里。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杏花天(其二)赋昭君

汉宫乍出慵梳掠。关月冷、玉沙飞幕。

龙香拨重春葱弱。一曲哀弦谩托。

君恩厚、空怜命薄。青冢远、几番花落。

丹青自是难描摸。不是当时画错。

形式: 词牌: 杏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