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沈宜修的《长相思》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孤寂的画面。"路漫漫,恨漫漫",开篇便以辽阔的道路和无尽的愁绪相映,展现出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哀怨。"竹叶撩风送响繁",通过竹叶在风中的沙沙声,增添了环境的凄清氛围,仿佛在低语着无尽的思念。
"凄清满画栏",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寂静与冷落,暗示着主人公独处的孤寂。接下来的"夜将阑,漏声残",描述了深夜将尽,滴漏声断续回荡,时间的流逝更增添了愁绪的厚重感。
"看尽馀灯伴晓寒",诗人借余灯闪烁,陪伴着黎明前的寒冷,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期盼与等待,以及无法排遣的孤寂之感。最后的"愁怀欲遣难",直抒胸臆,道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难以释放的愁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漫长夜晚中难以排解的愁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