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素光练净,映秋山、隐隐修眉横绿。

鳷鹊楼高天似水,碧瓦寒生银粟。

千丈斜晖,奔云涌雾,飞过卢仝屋。

更无尘气,满庭风碎梧竹。

谁念鹤发仙翁,当年曾共赏,紫岩飞瀑。

对影三人聊痛饮,一洗离愁千斛。

斗转参横,翩然归去,万里骑黄鹄。

满川霜晓,叫云吹断横玉。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月光皎洁如练,映照着秋山,山色如黛,修长的眉毛仿佛横在绿色的翠色中。
在高高的鳷鹊楼上,天空如水清澈,碧绿的瓦片上泛起寒冷的银光。
夕阳斜照,云雾翻腾,穿过卢仝的房屋,没有丝毫尘埃的气息。
庭院中,清风吹过,梧桐竹叶碎响,一片宁静。
有谁还记得那位鹤发仙翁,他曾与我一同欣赏过紫岩的飞瀑。
我们三人对着影子畅饮,试图洗尽千斛离愁。
星辰转动,北斗横斜,我轻盈地离去,骑着黄鹄飞向万里之外。
满川霜晨,云间的笛声打断了玉笛的悠扬旋律。

注释

素光:皎洁的月光。
练净:如练般洁净。
隐隐:隐约可见。
鳷鹊楼:古代宫殿名。
银粟:形容寒冷的银光。
卢仝屋:卢仝的居所。
尘气:尘世气息。
翩然:轻盈的样子。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远。
横玉:形容笛声悠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诗人通过“素光练净”、“映秋山”等词语,勾勒出一片清新的秋色,山峦隐现,修长的眉目般的绿意盎然,与楼阁高耸、天空如水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碧瓦寒生银粟”则是对建筑物的细腻描写,瓦片在寒风中泛着银色的光泽,显得异常清新脱俗。诗人接着笔触轻盈地勾画出千丈斜晖、奔云涌雾的壮丽景象,以及卢仝屋前的飞鸟掠过,增添了一份动感和生机。

“更无尘气,满庭风碎梧竹”表达了诗人对纯净环境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这里,“更无尘气”意味着一种超脱凡尘的心境,而“满庭风碎梧竹”则是这种心境下的自然写实,梧竹在风中摇曳,显得格外柔和。

接下来的“谁念鹤发仙翁,当年曾共赏,紫岩飞瀑”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友人的怀念,以及共同欣赏过的美好时光。这里,“鹤发”是形容仙翁的长发飘逸,“紫岩飞瀑”则是他们曾经共同仰望和赞美的壮丽景观。

“对影三人聊痛饮,一洗离愁千斛”描绘了一场诗酒友朋间的欢聚,通过对影成三人的设定,增添了几分超然和神秘色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畅饮,以此洗涤心中的忧愁。

“斗转参横,翩然归去,万里骑黄鹄”则是诗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以及对灵鹤般的超脱物外的追求。这里,“斗转参横”是星象的变化,预示着时机的成熟;“翩然归去”表达了诗人的自在随意,而“万里骑黄鹄”则是将这种心境形象化,黄鹄即是传说中的仙鸟,能够穿梭云端,飞翔万里。

最后,“满川霜晓,叫云吹断横玉”描绘了一个寒冷清晨的景象,霜冻覆盖着河川,而诗人则在这样的环境中高声呼唤,吹散那横亘天际的云雾,如同吹断了坚硬的玉石。这既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建筑、光线和云雾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由飞翔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36)

李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年六十二岁。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苗傅、刘正彦反,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后为资政殿学士,上战阵、守备、措画、绥怀各五事,不报。闲居十七年,卒於泉州。谥文敏。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本传》传于世。存词8首

  • 字:汉老
  • 号:龙龛居士
  • 籍贯:济州任城
  • 生卒年:1085-1146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

一团娇软,是将春揉做,撩乱随风到何处。

自长亭、人去后,烟草萋迷,归来了、装点离愁无数。

飘扬无个事,刚被萦牵,长是黄昏怕微雨。

记那回,深院静,帘幕低垂,花阴下、霎时留住。

又只恐、伊家太轻狂,蓦地和春,带将归去。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调笑令

双绿。淡匀拂。两脸春融光透玉。起来却怕东风触。

本是一团香玉。飞鸾台上看未足。贮向阿娇金屋。

形式: 词牌: 调笑令

清平乐.闺情

露花烟柳。春思浓如酒。几阵狂风新雨后。

满地落红铺绣。风流何处疏狂。厌厌恨结柔肠。

又是危阑独倚,一川烟草斜阳。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满庭芳

凉风吹帽,横槊试登高。

想见征西旧事,龙山会、宾主俱豪。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