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横山留我正青眼,不是归心久更微。
病后团蒲随地隐,望中落木故园稀。
一区已办云为盖,四壁但从山作围。
不厌是中无一物,径来相就老禅扉。
这首词作在表达一种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开篇即以“横山留我正青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留恋,似乎是在向外界传达自己不愿归去的心迹。紧接着,“不是归心久更微”则暗示了这种留恋之情随时间推移而愈发淡薄。
接下来的“病后团蒲随地隐,望中落木故园稀”描绘了一种因病后的隐居生活,其中“团蒲随地隐”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融入,而“望中落木故园稀”则让人感受到一份淡淡的忧愁和对过往记忆的怀念。
以下两句,“一区已办云为盖,四壁但从山作围”,则描绘出诗人隐居之地的环境,是一处被云雾环抱,被山峦包围的地方,这种描述增添了一份超然世外的意境。
最后,“不厌是中无一物,径来相就老禅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没有多余的欲望,只是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平静。结尾处的“径来相就老禅扉”则透露出一种达观与超脱,似乎在向世人传递着一种淡然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词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追求心灵平静的愿望。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对着青衫下帝宸,十年不与并为仁。
怜君卧困千金骨,笑我行摧四角轮。
老眼相逢俱作客,新诸远寄底惊人。
书来更数无多语,剩欲招携白水滨。
北窗攲卧风引裾,静看燕雀沿阶除。
攀缘已断蚁旋磨,结习尚存鱼蠹书。
一区未办扬雄宅,驷马不过渊明庐。
苍松翠竹湖边趣,至乐岂在真知鱼。
一丘一壑半生中,旁舍小儿见老翁。
归来赋就晚径绿,醉时歌罢春灯红。
壮心欲尽孤云薄,昨梦不留寒月空。
茗碗粥盂能事毕,四三朝暮付狙公。
寒花入眼乱纷纷,高卧袁安雪塞门。
春透交枝才照座,风摇断萼已飘村。
返魂香细宁辞折,自暖杯深不待温。
为约竹君同我老,交情此外更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