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其二)

寒花入眼乱纷纷,高卧袁安雪塞门。

春透交枝才照座,风摇断萼已飘村。

返魂香细宁辞折,自暖杯深不待温。

为约竹君同我老,交情此外更谁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寒花纷飞入眼帘,袁安高卧门被雪封。
春天的气息刚刚穿透交错的树枝照亮座位,微风吹过,凋零的花蕊已飘散到村庄各处。
即使香气如返魂香般易损,我也欣然接受折断,独自饮酒无需等待加热。
我与竹子相约共度岁月,除了这份友情,还有谁能理解呢?

注释

寒花:寒冷季节的花朵。
袁安:东汉名士,以高洁自守。
雪塞门:大雪封门。
交枝:交叉生长的树枝。
座:座位,这里指室内。
飘村:飘散到村庄各处。
返魂香:传说中的香料,象征坚韧。
宁辞折:宁愿接受折断。
自暖杯:自己温暖的酒杯。
竹君:对竹子的敬称,寓意高洁。
更谁论:还有谁能相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雪后花开的美丽画面。"寒花入眼乱纷纷",以花开如雪的意象表现了花朵盛开的繁密与细腻。"高卧袁安雪塞门"则是诗人在室内高枕而卧,外面的雪花轻轻覆盖着门扉,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春透交枝才照座,风摇断萼已飘村"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逐渐渗透到枝头,阳光温暖地照在坐处,而花瓣随着微风摇曳,已经飘落至远方的小村。这里展现了诗人对春意的细腻感受和自然万物变化的观察。

"返魂香细宁辞折"一句中,“返魂”可能指的是一种令人心神向往的美好气息,"香细"则强调这种气息之细腻,而“宁辞折”则是说在这美好的氛围里,即便是简单的言语也显得格外温柔。

接着,“自暖杯深不待温”表达了诗人对酒的享受,似乎是在暗示一种无需外界温度激发的内心温暖,这里的“自暖”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最后两句"为约竹君同我老,交情此外更谁论"中,“竹君”可能是诗人对友人的昵称或别称,“同我老”则表达了与之共同步入老年,"交情此外更谁论"意味着除了这份深厚的友谊,还有何须去计较其他的交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深情厚谊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其一)

曾倚沉香作好妆,竹篱茅屋肯深藏。

天寒翠袖留空谷,岁晚长眉闭上阳。

投辖尚能来好事,着鞭应恐并馀芳。

广平赋罢诗肩瘦,不为梅花恼石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游龙潭

密雾开深径,幽奇得重行。

水光沉树色,人语乱泉声。

仙去山容寂,龙游雨阵轻。

谁能筑云室,千古共凄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刘根道院

仙去久不返,遗宫仍倚嵩。

终疑白云屋,犹隐绿毛翁。

山晓水聚树,秋深霜影空。

它年结庐地,千古想真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其二)

唤客班荆杂乱言,雀罗成日罢张门。

自缘贫病无过辙,可是疏慵不出村。

阮子何人对青白,韦郎几日寄寒温。

北枝留得瑶香在,更约文尊此地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