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七首(其一)

尽却耳根并眼底,不知何处见如来。

数声幽鸟啼寒木,一片闲云铺断崖。

形式: 偈颂

翻译

完全消除耳朵和眼睛中的杂念,不知道在哪里能遇见佛祖。
几声寒冷树林中的鸟鸣,一片悠闲的云彩铺满了断崖。

注释

尽却:完全消除。
耳根:耳朵。
眼底:眼睛。
如来:佛祖。
幽鸟:寂静的鸟。
寒木:寒冷的树木。
闲云:悠闲的云。
断崖:陡峭的山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祖璿所作的《颂古七首》中的第一首。诗人通过描绘耳根眼底的清静景象,表达了对"如来"(佛教中指觉悟的境界或佛陀)的追求和领悟。"尽却耳根并眼底"意味着摒弃世俗的纷扰,达到内心的清净;"不知何处见如来"则暗示了"如来"并非外在可见,而是内在自性的一种体验。

"数声幽鸟啼寒木"进一步渲染了寂静的氛围,几声鸟鸣穿透寒冷的树木,显得格外悠远宁静;"一片闲云铺断崖"则以闲适的白云覆盖在断崖之上,象征着超脱尘世的自由与空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寓言般地传达出禅修者的心境,体现了禅宗崇尚的"心即是佛"的理念。

收录诗词(7)

释祖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七首(其二)

道吾作舞,一曲无谱。若将耳闻,未敢相许。

形式: 偈颂

吃粥了也未,赵州无忌讳。

更令洗钵盂,太煞没巴鼻。

悟去由来不丈夫,这僧那免受糊涂。

有指示,无指示,韶石四楞浑塌地。

入地狱,如箭射,云岫清风生大厦。

相逢携手上高山,作者应须辨真假。

真假分,若为论,午夜寒蟾出海门。

形式: 偈颂

颂古七首(其七)

乙巳大人丘,丛林为寇雠。

利牙如剑戟,生杀有来由。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七首(其四)

借路经过无面目,因邪打正有拳头。

衲僧门下无干涉,徒用精金换得鍮。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