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八)三山道中

抛却山中诗酒窠。却来官府听笙歌。

闲愁做弄天来大,白发栽埋日许多。

新剑戟,旧风波。天生予懒奈予何。

此身已觉浑无事,却教儿童莫恁么。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放弃山中的诗酒生活,转而到官府去听笙歌。
空闲的忧虑如今变得如此巨大,岁月流逝,白发一天天增多。
新的挑战和旧有的风浪,我生性懒散,这又能如何呢。
如今我觉得自己无所事事,只希望孩子们不要像我这样。

注释

抛却:放弃。
山中:山野之中。
诗酒窠:诗酒生活的居所。
却来:转而来到。
官府:官署或政府机构。
笙歌:音乐和歌声。
闲愁:无端的忧愁。
做弄:戏弄,困扰。
天来大:无比巨大。
白发栽埋:形容白发增加。
日许多:一天比一天多。
新剑戟:新的困难或挑战。
旧风波:过去的艰难困苦。
天生予懒:我生性懒散。
奈予何:又能拿我怎么办。
浑无事:完全无事可做。
教:教导,希望。
儿童:小孩子。
莫恁么:不要这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其八》。诗人从山中的诗意生活抽身,回到官府中,耳边不再是诗酒之乐,而是笙歌之声。他感叹闲愁如天般浩渺,岁月匆匆,白发生长,令人感慨。新旧人事如剑戟风浪,诗人自嘲天生懒散,却无法逃脱现实的束缚。最后,他以无奈的语气告诉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已经无所事事,但仍希望他们不要过于忧虑。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其一)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五)有感

出处从来自不齐。后车方载太公归。

谁知孤竹夷齐子,正向空山赋采薇。

黄菊嫩,晚香枝。一般同是采花时。

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十二)元溪不见梅

千丈清溪百步雷。柴门都向水边开。

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日影来。

穿窈窕,历崔嵬。东林试问几时栽。

动摇意态虽多竹,点缀风流却少梅。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

一片归心拟乱云,春来谙尽恶黄昏。

不堪向晚檐前雨,又待今宵滴梦魂。

炉烬冷,鼎香氛,酒寒谁遣为重温?

何人柳外横斜笛?客耳那堪不忍闻!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