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寺

拟寻岣嵝看蟠螭,且解青鞋濯禹溪。

吊古犹疑九枝柏,谈禅且问一茎齑。

虎抓崖树供僧爨,猿摸廊碑认客题。

应接溪山无好句,满林空羡乱蝉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我计划去岣嵝山探寻那盘曲的龙蛇,先换上青鞋在禹溪边洗净尘埃。
游览古迹时心中仍存疑惑,如同九枝柏般古老,谈论佛法时又想请教关于素食的问题。
老虎攀抓崖边树木,只为僧人煮饭,猿猴抚摸廊间的石碑,辨识着过往游人的题字。
面对溪水山峦,却找不到一句佳句,只能在林中空自羡慕那些鸣叫的蝉儿。

注释

岣嵝:岣嵝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
蟠螭:盘曲的龙蛇,象征神秘或古老。
青鞋:古人常穿的布鞋,朴素而自然。
濯:洗涤。
禹溪:相传大禹治理水患的地方,有历史和文化意义。
九枝柏:形容古树历史悠久,枝繁叶茂。
禅:佛教中的静思与修行。
一茎齑:素食,指僧人的饮食。
僧爨:僧人做饭,指寺庙生活。
廊碑:走廊上的石碑,可能刻有历史记载或诗词。
认客题:辨认游客留下的文字。
客题:游客留下的题字。
应接:应对欣赏。
好句:优美的诗句。
乱蝉嘶:形容蝉鸣声嘈杂。

鉴赏

诗人以拟寻访岣嵝之地,观赏蟠螭的雄伟,又想解开青鞋,在禹溪中濯洗。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探究。吊古时之柏树,犹豫其是否仍有九枝,这是对传说的一种怀疑态度,同时也在询问一种禅意,或许是在寻求心灵的平静。虎抓崖树供奉僧人之用,猿戏碑文仿佛能辨识游人的题字。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生活图景。

然而,面对这溪山美景,诗人却感到没有一句好词汇足以表达,这或许是因为自然之美超出了语言的局限。满园空留下乱蝉的鸣叫声,让人产生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怀。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也透露出他内心的一种寂寞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雪峰寺周遭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雪蓬见示送赵东岩巡部诗

皇华歌彻酒杯忙,泽畔骚翁送范滂。

琴带衡云弦索润,马餐湘茝辔丝香。

山中狸豹随吟旆,部内豺狼入按章。

却笑诗寒吟骨耸,愁看酬唱挟风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喜李景魏就熊伯岩县尉招

长歌白石草庐深,今抱园丝就赏音。

温饱不为儿辈计,行藏端在古人心。

鳣鱼堂上春开帐,鸂鶒滩前夜对衾。

拟挂奚囊梅下听,谪仙应共隐仙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疏拙

越冠齐瑟事皆非,疏拙惟甘与世违。

客路莺花愁里看,故山烟雨梦中归。

采薇有备淮南静,移粟无谋浙右饥。

纳纳乾坤须俊杰,湘翁祇合制荷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登江华寒亭

到此脚跟酸,千峰迥不看。

年深碑字浅,日薄树阴寒。

石罅巢蜂乳,篱根堕鸟残。

爱吟还畏崄,不敢倚栏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