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二十首(其十七)

我闻迷涂说,未远胜不还。

云何之楚客,北首骛燕山。

山魈独足笑,短尾阴狐鸾。

荆棘与风波,平地乃等闲。

君平反初役,无为跌其间。

步兵足长恸,杨朱彫泣颜。

经涂有九轨,聊以慰跻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创作的《感寓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我闻迷涂说,未远胜不还”,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对迷失方向与坚持自我选择的对比思考。接着,“云何之楚客,北首骛燕山”运用典故,将楚客北行的艰难与追求比作人生的旅途,隐喻了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

“山魈独足笑,短尾阴狐鸾”两句,通过奇特的动物形象,象征着社会中那些嘲笑坚守正道者的小人,以及那些看似自由实则被欲望束缚的灵魂。接下来,“荆棘与风波,平地乃等闲”进一步深化了人生旅途的艰难,无论是荆棘丛生还是风浪险恶,都只是生活中寻常的一部分。

“君平反初役,无为跌其间”借用了古代哲学家君平的故事,表达了对顺应自然、不强求的智慧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困境。随后,“步兵足长恸,杨朱彫泣颜”引用了历史人物步兵和杨朱的例子,强调了面对困难时应保持坚韧与乐观的态度。

最后,“经涂有九轨,聊以慰跻攀”以道路的宽广象征人生的广阔可能性,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即使面临挑战,也应保持希望与勇气,最终达到心灵的满足与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旅途的描绘,探讨了人在面对困难与选择时的心态与智慧,充满了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446)

刘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 号:云龙
  • 籍贯:安福(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48-1102

相关古诗词

感寓二十首(其十八)

昔人泣昆崙,泣使变清流。

嫠妇不恤纬,琐琐悲宗周。

薄蚀叔辄号,负阻愚公愁。

曾无百年身,浪自遗私忧。

野马袭日观,蚍蜉控岑楼。

齐客有高蹈,箕山无辍耰。

足己不累物,一毛轻九牛。

寄言悠悠子,毋贻尸祝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感寓二十首(其十九)

快牛为犊时,数能破人车。

駃騠生七日,超母每有馀。

经奇本自天,岂直循斯须。

里社有病樗,黔南有駮驴。

一生便凡散,嗤彼众所俱。

下愚与上智,此理信不诬。

形式: 古风

感寓二十首(其二十)

疾雷疑车音,出门乃知非。

抱影长自明,流萤点霜帏。

罗带剪秋水,黄金缕春衣。

持看清夜阑,愁无故时辉。

食葵心知倾,茹腊肠虚肥。

纂纂枣下歌,惜此岁月违。

因声劝语侬,忽复迟迟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秋日仪真即事十首(其一)

秋风来从越天末,痛洗玻璃出明月。

云陴隐起玉龙眠,下有舂容万涛雪。

独茧之纶攲一叶,半酣老渔棹歌发。

客心寸许了无多,底事临风吹欲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