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张肖山从朝廷派出巡视福建建宁后,返回四川的途中景象与心情。诗人游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张肖山作为朝廷近臣,肩负重任巡视地方的情景。
首句“千门寒色拂骖騑”,描绘了张肖山巡视归来时,沿途所见的景象,寒色映照在千门之上,增添了一种肃穆之感。接着“千骑遥遥拥旆飞”则展示了巡视队伍的壮观,千骑随行,旗帜飘扬,显示出巡视的隆重与庄严。
“帝简近臣分拊牧,人夸词客有光辉”两句,既体现了张肖山作为朝廷近臣的重要身份,也暗示了他巡视地方时的出色表现,赢得了人们的赞誉。这里的“拊牧”指的是安抚民众,显示了张肖山在巡视过程中对地方治理的重视和贡献。
“蜀都惊负前驱弩,闽峤争牵直指衣”则通过对比蜀地与福建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了张肖山此次巡视的影响。蜀地的民众可能因他的到来而感到惊喜,而福建的官员则争相效仿,体现了张肖山巡视的深远影响。
最后,“此去恩波覃日出,都亭回首思依依”表达了张肖山离开巡视地时的心情。恩泽如同日出般普照大地,他在都亭回望,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留恋。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巡视工作的深情投入,也反映了他对地方民众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张肖山作为朝廷官员在巡视过程中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他对地方民众的关怀与情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官场巡视题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