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郭嵩焘联

十二年亲炙龙门,仰见老成谋国,不间江湖,当几每示周行,草疏付寅僚,洒尽满腔热血,哀琉球则请申公法,策伊犁则乞缓寻盟,恸马江则恳定全模以纾兵祸,即内地郑州河决,支流宜浚泄,仍吁同舟共济,联络东南,梦寐总朝天,一缕孤忠谁实鉴;

五百日暌违马帐,岂图永诀竟成,遽悲山木,爱物无遗纤善,樗材资造就,感深宏奖风流,恤生徒则辱许名师,极故旧则雅推义友,论海国则谬称管见可备刍言,迄两湖文会躬逢,公病已弥留,犹劳荐士陈言,裁成葑菲,天涯哭知己,千秋厚望我何堪。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高度赞扬了郭嵩焘的忠诚与贡献。上联通过“十二年亲炙龙门”描绘了郭嵩焘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和对国家的深远谋略,他不拘泥于江湖之见,广泛涉猎,为国家大事起草奏疏,倾注满腔热血。面对琉球、伊犁等国际事务,他提出明确策略,痛惜马江战役,力主和平解决,以缓解战争危机。即使在内政如郑州黄河决堤时,他也强调疏通水流,呼吁团结协作,展现了其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下联则表达了对郭嵩焘逝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刻怀念。在长达五百日的师生相处中,郭嵩焘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进步,还以其宏大的奖掖之风,深深影响了每一位弟子。他爱护万物,不遗余力地培养人才,即使是平凡之材,也给予充分的栽培。在与老友的交往中,他推崇道义,展现深厚的友情。对于海外事务,他虽自谦见识有限,却愿意提供见解,被视作宝贵的咨询。在湖南文会期间,即便病情严重,他仍不忘推荐人才,表达对文学事业的贡献。最后,联语以天涯之遥的知己之哭,表达了对郭嵩焘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对他的崇高期望永不消逝。

收录诗词(1)

易翰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冰井寺漫泉亭联

悟到色空,冰仍是水;坐无尘俗,佛何必仙。

形式: 对联

挽郭嵩焘联

身在山林,心存廊庙,七十年仕隐行藏,缱绻不忘君国事;

谊笃邢侯,情同犹子,卌余载饮食教诲,感恩痛失老元臣。

形式: 对联

楹帖

作客思秋,议图赤脚婢;品茶入室,为遣长须奴。

形式: 对联

帅承瀛长生位联

两浙人来,岁祝选湖山胜境;

双堤门外,风流继唐宋名臣。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