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看海棠二绝(其二)

沈香亭下太真妃,一笑嫣然国已危。

当日杜陵深有恨,何心更作海棠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沈香亭下是杨贵妃,她嫣然一笑国家就陷入危机。
当年杜甫心中满是遗憾,他怎会有心情再写海棠诗。

注释

沈香亭下: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沈香亭赏花的场景。
太真妃:杨贵妃的尊称,原名杨玉环。
一笑嫣然:形容杨贵妃美丽的笑容。
国已危:暗指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杜陵:地名,杜甫曾在此居住,后借指杜甫本人。
深有恨:杜甫对国家动荡的深深忧虑。
何心:怎能有心情。
更作:再做。
海棠诗:杜甫曾有名作《绝句二首·其一》描写海棠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独坐看海棠二绝(其二)》。从这短短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沈香亭下太真妃,一笑嫣然国已危。"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沈香亭下的太真妃以她的笑容映照出国家即将陷入危机的情景。这不仅是对唐朝由杨贵妃引发的安史之乱的隐喻,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美女与国运相连的深刻感慨。

"当日杜陵深有恨,何心更作海棠诗。"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自白和内心独白。在这里,"杜陵"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他在诗中多次表达对国家动乱的忧虑和悲愤。而"何心更作海棠诗"则表现了王柏自己对于创作与现实关怀之间的挣扎。"海棠"是指一种植物,也常作为诗歌中的一种意象,用于表达诗人的情感或某种特定的主题。在这里,王柏似乎在质疑自己,在国家危难之际还沉浸于文学创作是否合适。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深思熟虑。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独坐看海棠二绝(其一)

万翠千红各赋形,源源生意到春深。

谁开锦帐藏妖艳,应是东皇有荡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秋兴(其一)

年少荒唐德颇惭,了无佳客伴清谈。

相亲幸有坡诗在,秋晚堂深灯一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秋兴(其二)

巷底萧萧绝市尘,供愁疏雨打黄昏。

悠然一曲泉鸣调,烧了夜香深闭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除夜访杨此斋(其二)

一别癯仙已八年,伶俜鹤骨尚弹冠。

相逢逆旅欢然处,各著精神子细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