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影度寒塘

秋色满潇湘,天寒玄鸟忙。

数声离叠嶂,片影度横塘。

风翮抟寥廓,烟踪入渺茫。

乍随萍荇没,还共水云长。

冷浸千寻碧,斜侵两岸霜。

凝眸西塞远,疏点带残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秋天的景色布满了潇湘大地,天气寒冷,候鸟们忙碌地飞翔。
几声鸟鸣穿透层层山峦,一片身影掠过宽阔的池塘。
它们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烟雾般的足迹消失在遥远的迷茫中。
忽然间,它们混入浮萍和水草中,随后又与水云相伴无尽。
冷冽的水波浸润着千尺碧绿,斜照的霜光洒在两岸。
凝视远方的西塞,稀疏的鸟影带着夕阳的余晖。

注释

秋色:秋天的景色。
潇湘:古代中国南方的两个河流名,泛指江南地区。
玄鸟:黑色的鸟,古人常用来指候鸟。
离叠嶂:鸟鸣穿透层层山峦。
横塘:横向的池塘或小湖。
风翮:鸟的翅膀。
寥廓:广阔无垠。
烟踪:如烟的足迹。
萍荇:浮萍和水草。
千寻:极言水深。
斜侵:斜照。
西塞:古代地名,指长江下游的西岸。
疏点:稀疏的鸟影。
残阳:傍晚的太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潇湘之地的景色,寒意袭人的天气中,大雁忙碌地飞翔。它们的叫声穿透叠嶂,身影掠过寂静的横塘,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秋日迁徙图。大雁展翅翱翔于广阔的天空,其行踪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时而淹没在浮萍荇菜之间,时而与水云相伴无尽。它们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千寻碧波之中,又斜照在两岸的霜色上,增添了凄冷的氛围。诗人凝视着远方的西塞,只见稀疏的雁影在残阳下渐行渐远,引发了对季节更迭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寓情于景,富有深沉的秋意和淡淡的离愁。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次方咨谋韵贺郑宋英弄璋

渥洼产龙种,筦簟兆熊禧。

木星光芒舒紫焰,玉出昆山珠出隋。

徐卿忧何有,于门高可期。

啼声已识是英物,成立行看少壮时。

瓦盆盛酒醺四座,我独不许陪宗支。

眼穿难望葱牙镪,吻燥不沾荷叶卮。

涓滴于人甘分绝,枯肠强索祝儿诗。

祝儿效张良,熟读韬钤为帝师。

祝儿效陈平,磊落胸中吐六奇。

天骄捧首遁漠北,岂容郊垒尚累累。

勿效文章致身者,画饼虚名天下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宋永兄春日放言寄秉彝广文兄

君不见边孝先,才得午枕一觉眠,便遭弟子嘲便便。

又不见马季长,横经高堂坐绛帐。

背后女乐盈妖妍。

青春一去少者老,白发不分愚与贤。

试看刻苦要称天下士,何如落魄且作地行仙。

东风来习习,新月照娟娟。

若逢花解语,须用酒为年。

形式: 古风

至日戏题天福寺

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

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

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

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

形式: 古风

宋永兄一访青帝而黄婆作恶累日戏作小诗问安二首(其二)

陌上春光遽如许,花落花开任风雨。

谁怜四印居士贤,苦遭造化小儿侮。

古来医手罕折肱,老去流年剧飞羽。

无复当时倒载归,群童拍手山公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