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歌(其六)

日昳未,担板玄沙爱鳖鼻。

丧身失命几多人,张口送睛何处避。

不通宗,浑寐语,业识茫茫无本据。

盲参不体弄蛇人,常被弄蛇穿却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十二时歌》第六首,以独特的形式表达了对世间生死无常的深刻洞察。"日昳未"指的是午后偏晚时刻,诗人以"担板玄沙爱鳖鼻"起句,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奇特的情景,可能是在说有人在沙滩上挑着木板,对一只鳖的鼻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这背后暗含的是对生命脆弱的警示,因为"丧身失命几多人",暗示了许多人因各种原因丧失了生命。

接下来的诗句"张口送睛何处避"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逃避无门,人们无法预知何时会面临危险,失去生命。"不通宗,浑寐语"则揭示了人们在生死面前的迷茫,不知如何寻求解脱或归宿。"业识茫茫无本据"表达了对因果轮回、业力决定命运这一佛教观念的认同,认为人的命运是由自身的业力决定,没有固定的根据。

最后两句"盲参不体弄蛇人,常被弄蛇穿却鼻"以寓言的方式,指出那些盲目追求某种事物(如修行者不理解生死真谛)的人,往往会遭受意想不到的挫折,就像弄蛇人被蛇反噬一样,自己的鼻子也会受到伤害。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哲理,警示世人要珍惜生命,明了生死之理。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十二时歌(其三)

食时辰,金牛作舞笑忻忻。

漆桶漆桶吃来□,参方谁识老婆心。

佛祖意,只如今,且无自己及他人。

雪峰指作一面镜,轮劫猕猴佩苦辛。

形式: 古风

十二时歌(其九)

黄昏戌,更点分明黑如漆。

一道常光绝世伦,来往不通金密积。

知不知,识不识,自古至今非外觅。

木女清宵何所为,混月闲吹无孔笛。

形式: 古风

十二时歌(其四)

禺中巳,报君学道无门户。

佛语诸经标此心,此心现时寂灭度。

本无迷,曷有悟,真我非身谁作做。

贪嗔痴爱属众生,达者无非涅槃路。

形式: 古风

十二时歌(其十一)

夜半子,万事无心谁到此。

一毛头上了遍圆,永劫不遭邪魅使。

升高台,挝大鼓,努目摇头如老虎。

猪羊咬尽更伤人,自己不真长劫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