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题贮云堂

云踪不容挽,乃曰堂可贮。

知谁爱岳色,欲以遮藏故。

岳山冠世境,自昔庐诸祖。

道德无鲜陈,世相有今古。

君看马驹儿,乃是僧中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次韵题贮云堂》。诗中描绘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道德哲学的深思。

首句“云踪不容挽”,以云的飘渺不可捉摸,象征着世间万物变化无常,难以把握。接着,“乃曰堂可贮”则引出主题,堂虽能收藏云影,却无法真正留住云的自由与变化,暗示了人对自然的有限认知和控制。

“知谁爱岳色,欲以遮藏故”表达了对岳色(山色)的喜爱,但又意识到山色之美难以完全被捕捉或遮蔽,隐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追求。

“岳山冠世境,自昔庐诸祖”赞美岳山作为世界之巅,自古以来便是高僧修炼之地,象征着道德与哲学的崇高地位。

“道德无鲜陈,世相有今古”指出道德真理永恒不变,而世间万象随时间更迭,强调了道德哲学的普遍性和时间性。

最后,“君看马驹儿,乃是僧中虎”以马驹比喻初入佛门的弟子,看似温顺,实则内心充满力量与智慧,如同僧侣中的猛虎,寓意着修行者内在的潜力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的结合,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道德哲学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题明白庵

鼻端有馀地,世议嗟迫窄。

君看阎夫子,广莫以为宅。

去宦游人间,面有无求色。

酒阑爱松风,醉眼眩红碧。

俊爽类王济,端复有马癖。

何当食万钱,四海蒙惠泽。

湘潭紫翠间,松下偶相逆。

袖中出新诗,苦语凉肺膈。

夜半来床前,且以慰穷厄。

岂真谪仙人,何其似太白。

形式: 古风

和宵行

不眠盥漱罢,和衣肱再曲。

村落鸡未鸣,部曲炊已足。

露行逢远火,盲龟值浮木。

马上续残梦,不复较迟速。

故乡夫岂远,随分有松竹。

自种橘千奴,大胜五斗禄。

形式: 古风

次韵题子厚祠堂

元和八司马,子厚独奇伟。

谪官无以敌,妙语凌山翠。

山以囚自名,溪以愚为字。

醉心溪山间,胜处无不至。

至今永州祠,大类罗池祀。

生存伍猿鸟,遗像土偶侍。

经游香火罢,感叹追前事。

才高出不容,起坐终夜喟。

形式: 古风

和茶陵梦觉索烛见怀

闻弦能赏音,公独知雅曲。

易亲复难忘,终期老林麓。

公如追风骥,未见所归宿。

嗟余老摧颓,翩如啄苔鹄。

遥知双泉上,颇亦莳松菊。

何时闻夜舂,并斋著茅屋。

慧观友李源,高风当补续。

便觉雒秀间,杖履笑追逐。

今非茶陵梦,犹欲更秉烛。

爱公押难韵,敏若方破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