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踪不容挽,乃曰堂可贮。
知谁爱岳色,欲以遮藏故。
岳山冠世境,自昔庐诸祖。
道德无鲜陈,世相有今古。
君看马驹儿,乃是僧中虎。
不详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鼻端有馀地,世议嗟迫窄。
君看阎夫子,广莫以为宅。
去宦游人间,面有无求色。
酒阑爱松风,醉眼眩红碧。
俊爽类王济,端复有马癖。
何当食万钱,四海蒙惠泽。
湘潭紫翠间,松下偶相逆。
袖中出新诗,苦语凉肺膈。
夜半来床前,且以慰穷厄。
岂真谪仙人,何其似太白。
元和八司马,子厚独奇伟。
谪官无以敌,妙语凌山翠。
山以囚自名,溪以愚为字。
醉心溪山间,胜处无不至。
至今永州祠,大类罗池祀。
生存伍猿鸟,遗像土偶侍。
经游香火罢,感叹追前事。
才高出不容,起坐终夜喟。
闻弦能赏音,公独知雅曲。
易亲复难忘,终期老林麓。
公如追风骥,未见所归宿。
嗟余老摧颓,翩如啄苔鹄。
遥知双泉上,颇亦莳松菊。
何时闻夜舂,并斋著茅屋。
慧观友李源,高风当补续。
便觉雒秀间,杖履笑追逐。
今非茶陵梦,犹欲更秉烛。
爱公押难韵,敏若方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