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李予望的《北归漫兴(其二)》以议论和描绘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文人境遇与人生选择的独特见解。首句“文章得失古难言”,揭示了评价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即使在古代也难以定论,暗示了文人间对于才华和评价的争议。接下来,“被褐怀珠孰共论”进一步强调了才华出众者可能不被世俗理解的孤独,即使身着简朴,内心却怀揣珍贵的才识。
“溟海风涛终偃息,榆枋毛羽自飞翻”运用比喻,将文人的生涯比作大海中的风浪,虽然有时遭遇挫折,但最终会平静下来;而那些才华出众的人则像榆枋间的鸟儿,自在飞翔,不受束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人命运的感慨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
“青春漠漠醒如醉,积雨阴阴画易昏”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青春如同朦胧的梦境,虽清醒却仿佛醉酒般迷茫;阴雨连绵的日子,画面昏暗,寓言人生的阴郁和困惑。
最后两句“十丈尘中京辇路,骑驴还欲傍谁门”以京城繁华的景象与个人的落寞形成对比,诗人骑着驴走在尘土飞扬的大道上,不知该投靠何方,流露出一种漂泊无依的孤寂感。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文人命运的深刻洞察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