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录南老(其一)

词源倾写峡江流,曾蹋槐花月里游。

梅岭诗篇一瓯雪,芹宫书册四山秋。

明珠小借枯崖润,美玉那无善价酬。

再战定穿三级浪,丝鞭席帽拜新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酬张录南老”为题,出自宋代诗人徐鹿卿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联“词源倾写峡江流,曾蹋槐花月里游”,以“词源”比喻灵感的源头,如同峡江之水奔腾不息,生动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激情与灵感。而“槐花月”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曾经在月光下漫步槐花林中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珍惜。

颔联“梅岭诗篇一瓯雪,芹宫书册四山秋”,通过“梅岭”与“芹宫”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场景下的诗意生活。梅岭的雪景与芹宫的秋色,分别代表了自然之美与学术之乐,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态度。

颈联“明珠小借枯崖润,美玉那无善价酬”,运用了“明珠”与“美玉”的比喻,象征着才华与价值。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小借枯崖润”),但依然坚信自己的才华终将得到认可(“美玉那无善价酬”),体现了自信与坚持的精神。

尾联“再战定穿三级浪,丝鞭席帽拜新休”,以“再战”、“三级浪”、“丝鞭席帽”等形象,描绘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决心与勇气。这里的“丝鞭席帽”可能指的是行装或礼服,暗示了诗人准备再次出发,迎接新的挑战,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告别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204)

徐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 字:德夫
  • 号:泉谷
  •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 生卒年:1170—1249

相关古诗词

酬张录南老(其二)

生长西江帝子州,蟪蛄强欲语春秋。

溉根正喜逢张籍,拾芥宁堪拟夏侯。

冷淡工夫千兔秃,飘零踪迹一萍浮。

自量只合山林住,乌幕如何也见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酬张直学(其一)

章水元通剑水流,朅来庠序得同游。

自从快蹋梅花雪,一洗从前茆瘴秋。

官况我今忘独冷,鸣声君合起相酬。

龙光自有张华识,句不惊人未遽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酬张直学(其二)

平生久愿识荆州,落落参辰几度秋。

下榻有谁知孺子,运筹端合属留侯。

吟成春草梦非梦,迹漾风萍浮自浮。

见说桂枝消息近,广寒清彻片云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酬吴直学(其一)

滚滚词源峡倒流,飘飘拟上广寒游。

一编芹泮挑灯夜,两捷槐花得意秋。

剩喜文盟堪共结,忽惊诗债未曾酬。

数能相过徵奇事,肯学渊明遣客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