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佐才读书堂

我闻轮人扁,妙解书中义。

当其听读书,默识圣人意。

忽然释椎凿,有问发兹秘。

虽云圣人语,糟粕岂精粹。

齐侯诘其说,无说当致死。

请以斲轮观,固入要非易。

不徐仍不疾,心手在相契。

是中有数存,非言所能既。

扁也亦何人,所得乃至此。

固知斯道在,天下本无二。

观君榜斯堂,令我端拜议。

想见堂中书,填箱溢巾笥。

纵横三万卷,一览悉能记。

左右逢其原,下笔不能缀。

我昔摄东城,君时尚童稚。

如闻侍先公,往矣江之涘。

崎岖三十载,于此忽相值。

出示诸公诗,圭璧烂庭瑞。

君家依水竹,亭台缭幽邃。

作堂于其间,读书乃其事。

嗜好与人殊,可以见君志。

明年冠群英,先正秘书字。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听说轮匠扁,精通书中的深意。
当他静心读书时,默默领悟圣人的教诲。
突然放下工具,他提出疑问揭示了奥秘。
虽然这是圣人的话语,但并非全部精华。
齐侯质问他,他无言以对,宁愿受死。
用制轮的视角看,深入理解并非易事。
他的动作不急不躁,心灵与双手默契配合。
这其中蕴含规律,非言语所能穷尽。
扁又何许人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我深知这道理,世间独一无二。
看到你在厅堂挂诗,令我深深敬佩。
想象厅堂满是书籍,箱箧衣物都堆满诗卷。
浩瀚三万卷,他过目不忘。
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找到源头,下笔如有神。
我曾记得你年少在东城,那时你还小。
仿佛听到你侍奉先父,江边的回忆。
我们已分别三十载,今日在此重逢。
你展示出各位的诗作,如瑰宝般光彩照人。
你家依水傍竹,亭台隐于幽深处。
在那里建起书房,读书成为日常。
你的爱好与众不同,可见你志向高远。
来年你将脱颖而出,成为群英之首,先贤秘籍的传承者。

注释

扁:轮匠扁,指人名。
书:书籍。
圣人意:圣人的教导和智慧。
椎凿:木工工具。
兹秘:秘密或深奥的道理。
糟粕:不好的或无关紧要的部分。
精粹:精华。
齐侯:古代诸侯。
致死:至死也不放弃解释。
斲轮观:制轮工匠的视角,比喻深入理解事物的方法。
数存:内在规律。
既:穷尽。
扁也亦何人:扁又是怎样的人。
斯道:这个道理。
无二:独一无二。
榜斯堂:在厅堂挂诗。
端拜议:恭敬地拜读。
填箱溢巾笥:书籍多到装满箱子和衣帽箱。
览悉能记:过目不忘。
左右逢其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找到根源。
圭璧烂庭瑞:珍贵的诗作如瑰宝般闪耀。
依水竹:靠近水边的竹林。
读书乃其事:读书是主要活动。
嗜好与人殊:爱好与众不同。
明年冠群英:来年将出类拔萃。
先正秘书字:先贤秘籍的传承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博学多才的读书人形象,通过对其读书环境和习惯的细致描写,展示了主人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开篇即以"轮人扁"引出主角,展现其解经析义之能力,接着是对其阅读时神态的生动刻画,表现出一种超脱凡俗、与圣贤交通的境界。

齐侯询问其学说,主人公却守口如瓶,不肯轻易透露,这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珍视,也映射出当时社会对于知识的重视和保护。"扁也亦何人,所得乃至此"一句,既肯定了主人公的学识与地位,也流露出诗人对其身份的好奇和敬仰。

下片转而描绘主角在读书堂中的情景,"观君榜斯堂,令我端拜议"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书香门第的向往和尊重。接着,通过对三万卷书籍的记忆力和对文字的掌握力进行描写,展示了主人公超凡的学识与才华。

最后,诗人提及自己昔日在东城的经历,以及与主人公相逢时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时间流转中知识传承的珍贵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全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通过对读书人的描写,抒写了对学问的尊崇和个人的志趣追求。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四祖山

黄梅西去一舍许,奔走龙天瞻四祖。

师今何往昔何来,占断金沙长作主。

须知至道本不灭,岂独高名固非取。

偶传衣钵继三世,遂配云中诏千古。

寺藏岩腹蟠地轴,塔据峰巅立天柱。

棱层石栈斜瓮玉,缭绕溪流缓萦组。

月明飞瀑百虹挂,风撼长松万蛟舞。

路通涧谷横略彴,树霭烟霞团缕数。

清阴扫径初入夏,苍藓封庭新过雨。

留连归客获联辔,邂逅主僧还接武。

请观异事花五叶,愿结胜缘香一缕。

何人为作锦鸡梦,此意他年铭肺腑。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四面山午饭澡雪尘土往太湖二首(其二)

重门掩松篁,杰阁戛霄汉。

溪流水晶软,石栈云母粲。

清游不可失,微劳敢言惮。

斜阳无相催,我欲濯尘汗。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四面山午饭澡雪尘土往太湖二首(其一)

白沙浥夜雨,苍松弄朝日。

清风满行路,骎骎马蹄疾。

溪声静如漱,岚翠浓欲滴。

我岂山中僧,前身饱游历。

形式: 古风

对雪二首再用前韵(其二)

我笑袁司徒,闭户雪中市。

高眠罢炊爨,冰榻对瑶砌。

岂如王孝伯,鹤氅斗清媚。

随风杨柳花,纵横扑襟袂。

冬温犯春令,破白已为瑞。

何妨盈地尺,万井共欢慰。

草木含馀滋,山川郁佳气。

清寒入诗骨,敢问酒价倍。

日月同过鸟,燔烈又兴岁。

老大不足悲,吾今但心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