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三)春晓

画梁语透帘栊晓。坼桐风送杨花老。细雨绿阴寒。

罗襟只似单。青门三里道。个个游芳草。

比似嫁来看。踏青难更难。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菩萨蛮·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清晨景象与个人情感的诗。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首句“画梁语透帘栊晓”中,“画梁”指的是装饰着花纹的屋梁,而“语透帘栊晓”则形容清晨时分,鸟鸣声穿过窗棂和帐幕,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这一句通过对早晨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紧接着,“坼桐风送杨花老”一句,诗人借“坼桐风”来形容春风,以及它带来的柳絮(这里称为“杨花”)如雪般纷飞,营造出一个温暖而又略显哀愁的场景。

第三句“细雨绿阴寒”则是对清晨微雨后的环境进行描写,“细雨”、“绿阴”共同构建了一个湿润、凉爽且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的“寒”字更添了一丝清冷感,反映出春日的多变天气。

“罗襟只似单”一句,是对室内环境的一种描写,“罗襟”指的是窗棂上方格的装饰,而“只似单”则表达了室内装饰之简约,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青门三里道”、“个个游芳草”两句,则是对春日景色和人物活动进行描绘,“青门”指的是郊外的道路,而“三里道”则是在强调这条路不长,适合漫步。诗人通过“个个游芳草”表达了人们在春天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喜悦心情。

最后两句“比似嫁来看。踏青难更难。”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嫁来看”可能是在形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变化,而“踏青难更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些事情(如情感、境遇)的无奈与艰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细腻生动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个人内心的感慨和困惑,是一首结合了客观描绘与主观情感的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四)春日山行

江波何似西湖曲。村烟相对峰南北。何处不青青。

青青是汉茔。长亭芳草路。寒食谁家墓。

旧日厌残红。人行九里松。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二)湖南道中

黄鸡喔喔催人起。困不成眠窗似水。清露不曾寒。

朝来起自难。家人当睡美。又忆归程几。

不管湿阑干。芙蓉花自看。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谒金门.惜春

风又雨。春事自无多许。欲待柳花团作絮。

柳花冰未吐。翠袖不禁春误。沈却绿烟红雾。

将谓花寒留得住,一晴春又暮。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其三)和巽吾海棠韵

游赏竞。看取落红阵阵。花睡不成娇似病。

春寒空受尽。旧日不知繁盛。欲饮如今无兴。

恨满东风无绿鬓。东风还自恨。

形式: 词牌: 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