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躁静失本性,滞寂圣所诃。
不有止观幻,欲静动愈多。
道人非避世,偶此住山阿。
幽侣不到门,况闻车马过。
閒云谢冗迹,止水无惊波。
山光明户庭,定起聊婆娑。
扰扰奔竞者,闻风意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躁静”、“滞寂”,强调了静心的重要性。道人并非逃避世俗,而是偶然选择在山中栖息,远离尘世的纷扰。他与外界隔绝,不闻车马喧嚣,只与闲云、止水为伴,享受着山林间的宁静。阳光洒满他的住所,定力使他自由自在地活动。而那些忙于追逐名利的人们,听到这样的生活,又会作何感想呢?整首诗以静谧的自然景象和道人的内心世界为背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反思。
不详
工诗,善书法。顺帝至正初居石湖楞伽寺,一时名士多与游。后主嘉兴德藏寺。诗清丽幽茂。有《碧山堂集》
两桤当我门,昔种不盈把。
十年各长大,我屋在其下。
风吹枝峥嵘,坏我屋上瓦。
伐桤伤屋甚,小过且容舍。
樵儿驱之去,不去反怒嗔。
岂不有曲直,但念是比邻。
清晨启重门,童子净洒扫。
披衣视天宇,野旷日杲杲。
忆昨怀故园,似遭青山恼。
一捐彼此念,适意无不好。
我性真坦率,逢人辄倾倒。
非关渠我欺,摆落自不早。
凉飙吹衣裳,溪色映青稻。
饮水读我书,逍遥以终老。
百草竞春色,惟菊有秋芳。
岂不涉寒暑,本性自有常。
疾风吹高林,木落天雨霜。
谁知篱落间,弱质怀刚肠。
不怨岁月暝,所悲迫新阳。
永歌归去来,此意不能忘。
疏林生晚凉,微日映书幌。
南山澹相对,幽磬时一响。
怀归见素心,感旧发遐想。
稍待秋橘香,风汀荡双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