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次答程荆山》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创作于明末清初时期。诗中以“瓠子歌”开篇,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首联“瓠子歌成叹有馀,六龙沉玉礼河渠”,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瓠子歌,表达了对古代帝王治水功绩的赞叹,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之情。接下来,“乾封汉帝犹传诏,谏猎相如未上书”两句,将话题转向汉代,通过对比汉武帝的诏令与司马相如尚未完成的谏猎之书,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空谷有人还饮犊,沧江无浪欲枯鱼”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人世间的冷暖与生命的脆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劳君诗句遥相问,只尺三城亦索居”则直接回应了对方的询问,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地,但心系远方朋友的情谊,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