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大雪(其二)

孤篷莫叹凄凉景,一雪翻成富贵年。

兔迹尽迷三穴外,兽王谁幻五台前。

遥知淮蔡平元济,莫管峨眉冷谪仙。

此夕金吾驱逐罢,凤衔春色下丹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陈谟的《岁除大雪(其二)》以大雪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富有深意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变化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句“孤篷莫叹凄凉景”,开篇即以孤篷喻指个人或小团体在逆境中的孤独与苦楚,劝慰人们不要因眼前的困境而感到悲伤。接着,“一雪翻成富贵年”则巧妙地将大雪的降临比喻为带来转机与富饶的吉祥之兆,寓意着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充满了希望与新生的气息。

“兔迹尽迷三穴外,兽王谁幻五台前”两句,通过兔子和兽王的象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兔子通常被视为敏捷与机智的象征,而“三穴”可能暗指复杂多变的局势;兽王的幻化则暗示着力量与权威的转变,五台前可能是指某种重要的地点或象征性的位置。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时局变化的敏感观察和对权力更迭的思考。

“遥知淮蔡平元济,莫管峨眉冷谪仙”两句,将目光转向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提到平定淮蔡的元济,以及峨眉山上的谪仙,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英雄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这里既有对英雄功业的赞美,也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世间沧桑变化的感慨。

最后,“此夕金吾驱逐罢,凤衔春色下丹天”两句,以金吾(古代负责京城治安的官员)的驱逐结束,象征着旧秩序的终结;“凤衔春色下丹天”则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的到来。这里的“凤”不仅代表了吉祥与美好的象征,也寓示着变革与新生的力量。整首诗在描绘大雪带来的景象的同时,蕴含了对时代变迁、个人命运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81)

陈谟(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戊申元日次韵

午夜朝回岁亦迁,一蓬残雪入新年。

寒云宿雾晴犹积,翠壁丹崖晓半鲜。

淡淡春生黄苇岸,沄沄波泛白鸥天。

蒋山风日应妍美,到日同参不二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二日喜晴过采石次韵

推枕鸣鸦喜报晨,忽闻佳句倍怡神。

雪迷采石浑如腊,日上天门早是春。

一斗青钱沽客酒,半簪华发减年人。

二三禅友为知己,相对迂疏兴颇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闰五月二十七日发金陵简同舟者

半年尘土满征衣,怅望关河赋式微。

杨柳矶头悲昔日,凤凰台下送斜晖。

潮来城阙鲈何在,火裂秋云雁不飞。

幸自故园松菊美,还家莫遣赏心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吊赏心亭火

赏心亭上通宵火,万里秋天驾祝融。

国内焚莱知有禁,街头舞马竟何穷。

秦淮浪赤蛟龙怒,王谢灰飞燕雀空。

徒想词人怀往代,繁华想象画图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