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赏心亭火

赏心亭上通宵火,万里秋天驾祝融。

国内焚莱知有禁,街头舞马竟何穷。

秦淮浪赤蛟龙怒,王谢灰飞燕雀空。

徒想词人怀往代,繁华想象画图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吊赏心亭火》由元末明初诗人陈谟所作,通过描绘赏心亭一夜大火的场景,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首句“赏心亭上通宵火”,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勾勒出赏心亭一夜之间被烈焰吞噬的壮丽景象。接着,“万里秋天驾祝融”一句,巧妙地将季节与神话人物结合,既描绘了秋夜的广阔背景,又暗喻了火神祝融的威力,强化了火灾的震撼力。

“国内焚莱知有禁,街头舞马竟何穷。”这两句转折,从宏观转向微观,一方面指出国家虽有禁令,但火灾依旧蔓延;另一方面,通过“街头舞马”的细节,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无奈与无助,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秦淮浪赤蛟龙怒,王谢灰飞燕雀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将赏心亭的火灾与历史上的繁华景象相对照。秦淮河畔的波浪因火灾而变得赤红,仿佛蛟龙在怒吼,昔日显赫的王谢家族如今只剩下灰烬,燕雀也失去了栖息之地。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火灾的破坏力,也蕴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最后,“徒想词人怀往代,繁华想象画图中。”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通过想象将这些场景描绘成画图,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现实残酷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赏心亭火灾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281)

陈谟(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门山

巨灵擘石镇江干,纵有丹梯未易攀。

云黑蛟鼍腾出峡,月明虎豹卧当关。

稍惊滟滪波涛壮,宛似峨眉翠黛寒。

上有飘萧两黄鹄,凌风随我振归翰。

形式: 七言律诗

题吉文费太守卷

桁杨卧地庭无谒,禾黍连云里有歌。

召父著声先岂弟,阳城不扰是催科。

神游华盖红云岛,兴在文江白雪波。

试问三穷谁第一,莱芜转觉甑尘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寄项如山伯仲

更无尘土到柴门,还爱疏髯点雪痕。

鸥鹭江天新保社,桑麻春雨旧田园。

尧民击壤应同乐,鲁殿灵光让独尊。

况复惠连群从好,诗怀浓处酒盈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陈衡山荅其金陵归临贶

朱雀桥边几夕曛,兴亡燕语谩纷纷。

怅望谪仙坟上草,低回蒋帝庙前云。

征衫尘土乡心共,归路秋云雁翼分。

枉沐光临到蓬荜,无由倾盖一论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