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淮阴侯传

寒灯挑尽见遗尘,试沥椒浆合有神。

莫恨高皇不终始,灭秦谋项是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在昏暗的灯光下挑尽油灯芯,只见残留的尘埃,试着滴些花椒酒,或许能显现出神迹。
不要埋怨高祖刘邦未能善始善终,当初策划推翻秦朝的是谁呢?

注释

寒灯:昏暗的油灯。
挑尽:把灯芯挑完。
遗尘:残留的尘埃。
沥椒浆:滴花椒酒,古代习俗认为可以驱邪或显灵。
高皇:指汉高祖刘邦。
终始:始终如一,这里指刘邦未能善始善终。
灭秦谋项:指项羽策划推翻秦朝之事。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书淮阴侯传》,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感怀和个人情感。诗人通过对古人故事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末路的哀婉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寒灯挑尽见遗尘",这一句设定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仿佛时间在夜的沉默中缓缓流逝,而那些被世人遗忘的往事却随着微弱的灯光逐渐浮现出来。"试沥椒浆合有神"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古代英雄故事的一种神秘感和敬仰之情,似乎在这些陈旧的记载中寻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寄托。

接着,"莫恨高皇不终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发展不尽如人意的无奈。"高皇"通常指的是汉高祖刘邦,而"不终始"则是说他开创的大业并未能持续到最后,这里的"莫恨"可能反映出一种宽容和超脱,承认历史的不可逆转性。

最末一句"灭秦谋项是何人",则是在追问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英雄人物,他们究竟是谁。这里的"项"可能指的是项羽,即西楚霸王,他与刘邦一起灭亡了秦朝,但最终未能建立长久的政权。这一句既是在追忆过去,也是在思考个人在历史中的渺小和无常。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英雄故事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历史大潮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王夷甫

把得闲书坐水滨,读来前事亦酸辛。

莫言麈尾清谭柄,坏却淳风是此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王浚墓

男儿未必尽英雄,但到时来即命通。

若使吴都犹王气,将军何处立殊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韦公子

击柱狂歌惨别颜,百年人事梦魂閒。

李将军自嘉声在,不得封侯亦自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仙掌

掌前流水驻无尘,掌下轩车日日新。

谩向山头高举手,何曾招得路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