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曲

垂杨拂地如青丝,轻盈不奈东风吹。

马上谁家游侠儿,雕鞍玉勒黄金羁。

张弓放弹如星驰,正中流莺落树枝。

众中大笑称绝奇,扬鞭走马当路岐。

忽闻鞦韆笑语嬉,隔墙伫立情如痴。

墙里佳人颦黛眉,留情不语知伊谁。

分明相望不相知,恨无羽翼通佳期。

夕阳啼鸟催分离,可怜两地空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游春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乐图景。首句“垂杨拂地如青丝”,以比喻手法写出垂柳的柔美,仿佛青丝随风飘荡。接下来,“轻盈不奈东风吹”表达了柳条在春风中的轻盈姿态,难以抵挡东风的吹拂。

“马上谁家游侠儿,雕鞍玉勒黄金羁”描绘了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骑者,他的装备华丽,显示出其豪迈的身份。他张弓放弹,动作敏捷,“如星驰”形容其射箭速度之快,连中流莺,引得众人惊叹。

“众中大笑称绝奇,扬鞭走马当路岐”描述了围观者的欢声笑语和少年的得意,他在人群中策马而过,转向岔路口。然而,画面突然转向,诗人引入了“忽闻鞦韆笑语嬉”的场景,暗示了另一种情感的波动。

“隔墙伫立情如痴”描绘了墙后女子的痴情,她静静地听着笑声,心中暗自思量。女子“颦黛眉”表达出内心的愁绪,对未知的骑者产生了深深的好感。“分明相望不相知,恨无羽翼通佳期”揭示了两颗心的渴望与无奈,他们虽然近在咫尺,却因无法相识而遗憾。

最后,“夕阳啼鸟催分离,可怜两地空相思”以夕阳和啼鸟的悲鸣渲染离别之情,加重了两地相思的凄凉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欢乐与爱情的苦涩,富有诗意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426)

于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字:廷益
  • 号:节庵
  •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 生卒年: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春昼曲

东风吹花花不定,红雨纷纷落芳径。

唤人啼鸟隔纱窗,巧语关情谁忍听。

柔肠百结苦萦回,却似丁香花未开。

花开花谢年年事,可惜流光如箭催。

门外红尘飞紫陌,陌上垂杨弄春色。

垂杨只解送行人,不管行人归未得。

形式: 古风

采桑妇

低树采桑易,高树采桑难。

日出采桑去,日暮采桑还。

归来喂叶上蚕箔,谁问花开与花落。

二眠才起近三眠,此际祗愁风雨恶。

割鸡裂纸祀蚕神,蚕若成时忘苦辛。

但愿公家租赋给,一丝不望上侬身。

丁男幸免官府责,脂粉何须事颜色。

收蚕犹未是閒时,却共皃夫勤稼穑。

形式: 古风

杨花曲

垂杨飞白花,飘飘万里去。

多情蜂蝶乱追随,不问依栖向何处。

人生漂泊无定踪,一似杨花趁暖风。

今朝马足西边去,明日车轮又向东。

可怜不识归来路,一去江山千万重。

杨花本是无情物,懊恼人生在客中。

形式: 古风

远别离

远别离,何时归,出门子女争牵衣。

借问此行向何处,底事欲留留不住。

父子恩情深更深,可怜不得恒相聚。

远别离,无限愁。

山行骑马水乘舟,行人一去蚤回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