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秋泛

水满长湖一片秋,微茫烟雨镜中收。

芙蓉夹岸迎青雀,芦荻平沙隐白鸥。

载酒自宜消岁月,垂竿还拟向沧洲。

采菱何处歌声断,木落天高动客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南湖秋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南秋日湖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南湖的秋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水满长湖一片秋,微茫烟雨镜中收。”开篇即以“水满”、“秋”两词点明了时节与环境,湖面如镜,烟雨轻笼,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微茫烟雨镜中收”,用“收”字生动地描绘了烟雨在湖面上轻轻铺展,仿佛被镜面捕捉住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芙蓉夹岸迎青雀,芦荻平沙隐白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畔的景色。芙蓉花在岸边绽放,迎接飞翔的青雀;芦苇与荻草在平沙上摇曳,白鸥隐匿其中。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和活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载酒自宜消岁月,垂竿还拟向沧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他愿意在湖边饮酒,享受时光的流逝;更愿意垂钓于广阔的湖面,向往着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这种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淡泊与超脱。

最后,“采菱何处歌声断,木落天高动客愁。”诗人通过“采菱”这一活动引出了对远方的思念,歌声的突然中断似乎预示着离别的哀愁。随着树木的落叶,天空显得更加高远,这不仅是季节的更替,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引发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南湖秋泛》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产物,通过对秋日湖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

项桂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琴者王生为予鼓石上流泉之曲走笔赠之

凉风飒飒天气肃,高楼置酒悲夜促。

新歌妙舞且暂停,听君鼓却流泉曲。

指下泠泠百道鸣,散入秋山万溪玉。

一弦一弹清我心,欲断不断声相续。

君不见齐门瑟,燕市筑,独立狂歌向人哭。

丈夫轗轲亦如此,琴中之声何为尔。

形式: 古风

苏生尔宣向尝任侠报仇兼善秦汉篆刻近从吴门过予山中作歌赠之

君不见专诸鱼肠化秋水,要离坟树悲风起。

吴宫霸气久已销,侠骨犹然香未死。

苏生宝剑光陆离,少年报仇人所知。

即今隐迹埋吴市,剑锋折作囊中锥。

黄金剖鹊大如斗,白玉盘螭压双纽。

雄心镂向方寸中,仇人血溅丹砂红。

秋山飞雨声飒飒,惨澹光铓寒白日。

看君意气尚如虎,那能老作江湖客。

丈夫腰下有昆吾,何不东枭岛夷西击胡。

试拂燕然一片石,可堪还勒汉铭无。

形式: 古风

薛素临赵承旨吹箫美人图歌

吴兴王孙笔楚楚,丹青貌得吹箫女。

宛转如疑咽素秋,月白宵寒凤飞去。

题识犹存学士名,数行颇得临池趣。

谁人书画兼擅场,谁同赵宋称雁行。

河东佳人小字素,妙曲曾将凤箫度。

丽情秀压锦江涛,霞笺色夺芙蓉露。

标韵俱从指下生,妖妍独向毫端吐。

吴兴得似未得真,佳人貌画兼貌身。

含娇转盼邀凤史,有声无声皆入神。

此时珠帘散华烛,此时紫箫奏新曲。

月痕依微脱口朱,星月参差动纤玉。

朱唇乍启梁尘空,玉指频弄兰心通。

祗觉春风生合坐,忽移形影向图中。

图中坐上宛相肖,嬴女却对秦宫照。

天籁俄分倚独鸣,清音倏断迷双笑。

独鸣双笑两依稀,只今化作彩云飞。

骤然顾态犹疑是,睹久寻声始觉非。

寻声顾态神犹动,巫峡荆台别通梦。

风前屡误拂书蝇,月下初闻罢箫凤。

箫声只隔鸳央水,凤吹蛾眉呼欲起。

司马青衫湿尽无,春兰寂寞秋风里。

形式: 古风

南湖雨后见月

放舸傍莎汀,悠然笑独醒。

雨馀千树黑,月出半湖青。

水气澄秋席,寒空写夜亭。

重轮元自现,烟雾莫冥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