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将好梦到兰亭,惊觉虚檐九子铃。
老眼醒来无着处,倚楼检校树头青。
这首诗名为《清明(其二)》,作者是宋代诗人洪咨夔。诗中通过描绘风儿将美梦吹送到兰亭的意境,展现了梦境与现实的微妙对比。"惊觉虚檐九子铃"一句,以檐下的九子铃被风吹动,象征着梦醒后的轻微扰动,形象生动。诗人醒来后感到无所适从,便倚靠在楼头,凝视窗外树梢的新绿,流露出一种淡淡的落寞和对春色的欣赏。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清明时节的思绪和感受。
不详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梨花匼匝不见叶,柳穟玲珑初欲绵。
寒食清明等闲过,日长翻覆压书眠。
花片墙阴晚,禽声屋角晴。
东风犹峭在,煨芋坐深明。
琉璃庭扣水晶栏,宝树婆娑玉斧闲。
只恐姮娥嫌冷落,却随飞月下人间。
天气年年只么新,官忙不似旧闲身。
油车画舫西湖闹,可惜埋头典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