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十一首(其九)

秦帝扫六合,汉武开边疆。

雷霆肃号令,日月昭辉光。

搏桑海日出,驾石驱桥梁。

徐市去不返,溟波浩茫茫。

嵩高一登览,山呼撼穹苍。

汉史岂足纪,诬言有荒唐。

蓬莱何时到,白骨归山冈。

惜哉英雄主,弱弄非刚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叶懋创作的《感兴二十一首》中的第九首,名为“感兴”。全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开拓边疆的壮举,以及徐福东渡、蓬莱仙岛的传说,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秦帝扫六合,汉武开边疆”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和汉武帝拓展疆域的历史事件,展现了两位帝王的雄才大略。接着,“雷霆肃号令,日月昭辉光”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君王的威严与光辉,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统治力量。

“搏桑海日出,驾石驱桥梁”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表现了开拓者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决心与勇气,仿佛在说他们如同穿越大海的日出,跨越高山的桥梁,勇往直前。

“徐市去不返,溟波浩茫茫”提到了徐福东渡的故事,暗示了探险者的命运未知,充满了神秘与遗憾。“嵩高一登览,山呼撼穹苍”则是对登高望远、心怀天下的英雄气概的赞美,嵩山之巅的呼喊震撼着苍穹,象征着英雄的豪情壮志。

“汉史岂足纪,诬言有荒唐”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怀疑与批判,认为其中可能包含了不实或夸张的成分。“蓬莱何时到,白骨归山冈”则将话题转向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对生命归宿的感慨。

最后,“惜哉英雄主,弱弄非刚强”是对历史英雄的惋惜,认为他们虽然拥有强大的力量,但在某些方面却显得软弱无力,未能展现出真正的刚强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与反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7)

叶懋(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叶兰之父,有才识,善词章。官至大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多政迹

  • 字:德新
  • 籍贯:鄱阳

相关古诗词

感兴二十一首(其十)

庖牺古圣皇,画卦发天秘。

神农始教耕,民生臻大利。

大哉帝轩辕,作律明岁纪。

垂衣坐彤庭,礼乐由此始。

皇风扇六合,帝德深九地。

胡为崆峒山,问道广成子。

遂令秦汉后,恋慕心不已。

飞龙杳难攀,千秋鼎湖水。

形式: 古风

感兴二十一首(其十一)

羿后窃灵药,奔飞明月中。

独居琼台上,与月同始终。

吾知太阴魄,固无楼与宫。

狡妇实不死,遁迹将为容。

长怜孟氏子,侧身事梁鸿。

白骨可速朽,懿德垂无穷。

形式: 古风

感兴二十一首(其十二)

周公称大圣,成王匪昏君。

分虽君臣义,亲实叔父尊。

胡为伯仲间,四国竞流言。

三年归东国,兀臲心不安。

皇穹岂茫昧,大风播乾坤。

苟无金縢书,精意竟莫宣。

吾观君臣际,会合良独难。

缅怀周公德,巍巍动天阍。

形式: 古风

感兴二十一首(其十三)

东汉党锢祸,一网罗群雄。

邦国既殄瘁,哲人遘其凶。

泰山日以踣,拳石难为功。

空言竟无补,高议何沨沨。

晋氏得天下,清虚以为宗。

惜哉王谢氏,扬波荡其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