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戏马台作

君不见宋公仗钺诛燕后,英雄踊跃争趋走。

小会衣冠吕梁壑,大徵甲卒碻磝口。

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

泛泛楼船游极浦,摇摇歌吹动浮云。

居人满目市朝变,霸业犹存齐楚甸。

泗水南流桐柏川,沂山北走琅琊县。

沧海沈沈晨雾开,彭城烈烈秋风来。

少年自古未得意,日暮萧条登古台。

形式: 古风

翻译

您看啊,宋公手持斧钺讨伐燕国后裔,英雄们争先恐后地追随效力。
在吕梁谷的小会中,衣冠楚楚的人物聚集,大规模征召士兵于碻磝口。
天门之上,神武的功勋树立,重阳节以茱萸宴飨六军将士。
楼船在广阔的水面上漂游,歌声乐声飘荡,直上云霄。
居住的人们看到市井朝代变迁,但霸业仍在齐楚之地延续。
泗水向南流经桐柏川,沂山则向北延伸至琅琊县。
清晨的沧海雾气弥漫,彭城秋风热烈袭来。
自古以来,年轻人很少能轻易成功,夕阳西下,显得萧瑟,只能登上古老的高台。

注释

仗钺:手持斧钺,象征军事指挥。
燕后:指燕国的后代,可能指敌对势力。
衣冠:指士大夫阶层,有礼仪之态。
吕梁壑:地名,可能指聚会地点。
大徵:大规模征召。
元勋:首功,卓越的功绩。
茱萸:一种植物,古代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彭城:古代地名,今江苏徐州。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心情落寞。
古台:古老的高台,常寓意历史遗迹或怀古之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宏大的历史画卷,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时代的怀念和个人抱负的无奈。

首句“君不见宋公仗钺诛燕后”便是从历史深处抽取了一段往事,展现了古代英雄的英勇与激昂的情绪。紧接着,“小会衣冠吕梁壑,大徵甲卒碻磝口”则通过对古战场的描写,传达了战争的宏大和英雄们争取荣耀的气概。

“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一句中,“天门神武”四字形容历史上某种强大的力量,而“九日茱萸飨六军”则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凸显了战争的壮观与英雄们的英勇。

“泛泛楼船游极浦,摇摇歌吹动浮云”此两句转而描写诗人自己的生活场景,通过对水上游乐的情景描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超脱世俗的意境。

然而,随后的“居人满目市朝变,霸业犹存齐楚甸”又回到了历史的宏观视角,对于往昔英雄事迹的追忆和对现实社会变迁的感慨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的“泗水南流桐柏川,沂山北走琅琊县”通过地理景观的描绘,不仅扩展了诗歌的空间,也映射出历史的长河和时间的流逝。

最后,“少年自古未得意,日暮萧条登古台”则是诗人个人的感慨与无奈,在对英雄时代的怀念之中,表达了自己无法实现抱负的悲凉。通过“日暮”、“萧条”等字眼,营造出一种苍凉和孤寂的氛围。

总体而言,此诗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交织出一幅历时跨空、哀婉动人的艺术画卷。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

朝出猛兽林,躨跜登高峰。

僮仆履云雾,随我行太空。

羲和舒灵晖,倏忽西极通。

回首望泾渭,隐隐如长虹。

九逵合苍芜,五陵遥瞳矇。

鹿游大明殿,雾湿华清宫。

网罗蠛蠓时,顾齿熊罴锋。

失途走江汉,不能有其功。

气逐招遥星,魂随阊阖风。

惟言宇宙清,复使车书同。

林木被繁霜,合沓连山红。

鹏鹗励羽翼,俯视荆棘丛。

誓将食鸧鸮,然后归崆峒。

形式: 古风

登商丘

河水日夜流,客心多殷忧。

维梢历宋国,结缆登商丘。

汉皇封子弟,周室命诸侯。

摇摇世祀怨,伤古复兼秋。

鸣鸿念极浦,征旅慕前俦。

太息梁王苑,时非牧马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新丰主人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

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

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形式: 古风

献八舅东归

高位莫能舍,舍之世所贤。

云车游日华,岂比龙楼前。

寝疾乃就枕,情感唯灵仙。

帝鸿思道宗,臣彭亦长年。

天书加羽服,又许归东川。

镜水涵太清,禹山朝上玄。

诚亡真混沌,玉立方婵娟。

素业作仙居,子孙当自传。

门多松柏树,箧有逍遥篇。

独往不可群,沧海成桑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