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游昌师院

深庭芳草浓,晓井山泉溢。

林馥乱沈烟,石润侵经室。

幽岩鸟飞静,晴岭云归密。

壁藓凝苍华,竹阴满晴日。

生期半宵梦,忧绪仍非一。

若无高世心,安能此终毕。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庭院深深草木茂盛,清晨井水从山泉涌出。
树林香气缭绕如沉烟,石头湿润浸润着经书之室。
幽静的岩石上鸟儿无声飞翔,晴朗山岭上云朵聚拢密集。
墙壁上的青苔凝结成苍翠的华彩,竹影斑驳洒满晴日。
人生短暂如同半宵美梦,忧虑思绪却纷繁复杂。
如果没有超凡的心志,怎能在此境中终老一生。

注释

深庭:深深的庭院。
芳草:茂盛的花草。
晓井:清晨的井。
山泉:山中的泉水。
林馥:树林的香气。
沈烟:浓郁的烟雾。
石润:石头湿润。
经室:存放经书的房间。
幽岩:幽静的岩石。
晴岭:晴朗的山岭。
壁藓:墙壁上的青苔。
苍华:苍翠的光彩。
竹阴:竹子的阴影。
晴日:晴朗的日子。
生期:人生阶段。
半宵梦:短暂的美梦。
忧绪:忧虑的情绪。
非一:不止一种。
高世心:超凡的心志。
终毕:终老一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幽深的山谷早晨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深庭芳草浓,晓井山泉溢。" 开篇即设定了一个生机勃勃、水源丰沛的画面,深邃的庭院中花草茂盛,清晨的井水和山间的泉水都充盈而出。

"林馥乱沈烟,石润侵经室。" 接着,诗人描绘了林中的香气扑鼻,与之相伴的是如烟似雾的景象,而湿润的石头则渗透进屋内,使得室内外自然交融。

"幽岩鸟飞静,晴岭云归密。" 幽深的岩洞中,鸟儿安静地飞翔,而晴朗的山岭上,云朵归聚,显得格外宁静。

"壁藓凝苍华,竹阴满晴日。" 壁上的苔藓凝结成美丽的花纹,清晰可见;阳光普照之下,竹林投下浓密的影子。

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深厚的情感,以及在这宁静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平和与满足。

"生期半宵梦,忧绪仍非一。若无高世心,安能此终毕。" 诗尾转而深邃,诗人反思生命如梦,一切忧虑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脱;如果没有超脱尘世的胸怀,那么又怎能在这静谧中终其一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透露出他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3)

窦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兄弟皆擢进士第,独群以处士客于毗陵。韦夏卿荐之,为左拾遗,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武元衡、李吉甫共引之,召拜吏部郎中。元衡辅政,复荐为中丞。后出为湖南观察使,改黔中,坐事,贬开州刺史。稍迁容管经略使,召还卒。诗二十三首

  • 字:丹列
  • 生卒年:763—814

相关古诗词

雪中遇直

寒光凝雪彩,限直居粉闱。

恍疑白云上,乍觉金印非。

树色霭虚空,琴声谐素徽。

明晨阻通籍,独卧挂朝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题剑

丈夫得宝剑,束发曾书绅。

嗟吁一朝遇,愿言千载邻。

心许留家树,辞直断佞臣。

焉能为绕指,拂拭试时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题弟暨述书赋后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

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

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

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

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怀素上人草书歌

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铓疾。

鱼笺娟素岂不贵,只嫌局促儿童戏。

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襟气。

长幼集,贤豪至,枕糟藉曲犹半醉。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吴兴张老尔莫颠,叶县公孙我何谓。

如熊如罴不足比,如虺如蛇不足拟。

涵物为动鬼神泣,狂风入林花乱起。

殊形怪状不易说,就中惊燥尤枯绝。

边风杀气同惨烈,崩槎卧木争摧折。

塞草遥飞大漠霜,胡天乱下阴山雪。

偏看能事转新奇,郡守王公同赋诗。

枯藤劲铁愧三舍,骤雨寒猿惊一时。

此生绝艺人莫测,假此常为护持力。

连城之璧不可量,五百年知草圣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