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玉融郑三秀才

空斋病起怯秋声,无那啼鸪向夕鸣。

凉雨一天孤烛夜,断鸿千里故人情。

寒花浥露江蓠白,独树含霜瘴海清。

遥羡胜游多上日,瑞岩僧舍喜逢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寄玉融郑三秀才》描绘了作者在秋夜病榻上的孤独心境。首句“空斋病起怯秋声”,以“空斋”、“病起”渲染出诗人身体不适和环境的寂寥,对秋声的“怯”字流露出内心的敏感与脆弱。次句“无那啼鸪向夕鸣”,通过“啼鸪”的哀鸣,进一步强化了凄凉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凉雨一天孤烛夜”描绘了秋雨连绵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面对孤烛,更显其孤独。接下来的“断鸿千里故人情”,借“断鸿”寓言远方的友人,表达了对郑三秀才的深深挂念。诗人想象着寒花沾露的江蓠和含霜的独树,虽景色清冷,却也寄托了对玉融地区清新环境的向往。

尾联“遥羡胜游多上日,瑞岩僧舍喜逢迎”,诗人表达了对郑三秀才能够常常出游的羡慕,以及期待在瑞岩僧舍与他重逢的喜悦,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三山林文质索咏鹤骨笛

谁窍青田一片霜,宛疑横吹到山阳。

声兼陇水将魂断,曲尽梅花带髓香。

华表仙歌惊落月,瑶台秋梦怨清商。

唯应吹上天坛去,好伴云璈事玉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为林中洲题马图

汉家神骥出宛西,凤臆兰筋破月蹄。

冀北群空知汗血,长杨猎罢见霜蹄。

青丝引辔穿花入,黄帕蒙鞍对御嘶。

莫道时平淹栈豆,飞腾思与六龙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挽鳌峰十二明

伤心叹逝恨千重,云想秋衣月想容。

青草泉门今独闭,绿樽池馆几时逢。

棋山访寺馀残雪,花屿寻春有旧踪。

何处临风堪洒泪,沙头南望见鳌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谢得圭东岚秋思图

海上仙山连翠岑,夕岚孤树远沉沉。

遥天落叶鸿边尽,绝岛残钟雨外深。

烟火数家馀旧业,渔樵几处动归心。

秋来好是莼鲈美,知尔看图忆故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