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鳌峰十二明

伤心叹逝恨千重,云想秋衣月想容。

青草泉门今独闭,绿樽池馆几时逢。

棋山访寺馀残雪,花屿寻春有旧踪。

何处临风堪洒泪,沙头南望见鳌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挽鳌峰十二明》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首句“伤心叹逝恨千重”,直抒胸臆,流露出对逝去之人的无尽悲痛,"千重"二字加重了情感的深度。次句“云想秋衣月想容”,通过想象亡者穿着秋衣的景象和月光下其容貌,寄托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思念。

第三句“青草泉门今独闭”,描绘了鳌峰的寂寥,暗示了亲人的离世使得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不再,泉门紧闭,孤独感油然而生。第四句“绿樽池馆几时逢”进一步强调了与故人相聚的遥不可及,绿樽对酌的画面成为永久的遗憾。

第五、六句“棋山访寺馀残雪,花屿寻春有旧踪”,诗人回忆起与逝者在棋山寺庙和花屿共度的春日,这些旧时踪迹如今只能在记忆中追寻,增添了无限的哀伤。最后一句“何处临风堪洒泪,沙头南望见鳌峰”,诗人站在风中,无处可遣怀,只能向南望去,鳌峰成为他寄托哀思的象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通过对逝者生活的回忆和眼前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失去的痛苦,具有强烈的感情共鸣。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谢得圭东岚秋思图

海上仙山连翠岑,夕岚孤树远沉沉。

遥天落叶鸿边尽,绝岛残钟雨外深。

烟火数家馀旧业,渔樵几处动归心。

秋来好是莼鲈美,知尔看图忆故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高要严氏具庆堂

严助閒堂野水滨,每同兄弟日娱亲。

到家几度瞻云迥,恋阙还应爱日频。

山色半帘铜鼓曙,潮声入坐顶湖春。

史臣定写茆容传,笑拂端溪紫石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海天离思送林生复琼州军

十年弓骑向边州,暂喜还家又别愁。

绿酒江亭乡树晚,断云南雁海天秋。

鲸波万里孤舟远,椰叶千峰片雨收。

明到琼台霜渐冷,知君长夜看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初秋留别石田阜阳诸公(其一)

相逢那忍别匆匆,绿酒清诗兴不穷。

病起异乡惊暮雨,坐来高馆见秋风。

关河一叶离声里,江郭千峰醉影中。

堪笑人生多是别,盍簪能得几回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