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十二首(其一)

破得愁城了,仍还太古风。

浑然无事国,不与世相通。

地迈华胥外,天归混沌中。

蠢哉蛮触氏,苦死角英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醉乡十二首(其一)》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理想境界。

首句“破得愁城了”,开篇即点明诗人已摆脱了忧愁的困扰,心境开阔。接着,“仍还太古风”则进一步说明这种心境是源自对远古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回归,暗示出一种超越现实、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浑然无事国,不与世相通”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和谐的世界。这里的“无事国”并非指真正的国家无事,而是指一种心灵上的平静与自由,与外界的纷扰无关,展现出诗人理想中的避世生活状态。

“地迈华胥外,天归混沌中”则通过空间的扩展,将这种理想境界推向极致。华胥是传说中的古代仙境,此处用来形容远离尘嚣的所在;而“混沌”则象征着原始、未被破坏的状态,意味着诗人所追求的是一种原始、纯净的生活方式。

最后,“蠢哉蛮触氏,苦死角英雄”两句以讽刺的手法,批评了那些在世俗中挣扎、为名利所困的人们,认为他们如同“蛮触氏”一般愚蠢,无法理解真正的自由与英雄主义。这里“蛮触氏”可能是指《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用来比喻那些在小我中迷失、无法达到真正自由境界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理想境界的描绘和对世俗生活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中种种束缚的反感。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醉乡十二首(其二)

狂药蜕凡骨,疑来别一州。

形骸闲若弃,风壤旷无忧。

屡有圣人至,难同恶客游。

所交惟陆谞,落魄老菟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醉乡十二首(其三)

盎然非世境,乐意渺无垠。

暖骨通仙处,寒冬能幻春。

眼空天亦小,心净月逾新。

昔者李太白,于兹竟瘗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醉乡十二首(其四)

太和国土里,风味极清柔。

意外竟忘世,胸中不梦秋。

日蒸春气涌,地漾水光流。

此即神仙窟,何须更十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醉乡十二首(其五)

独到至乐处,于于自在行。

身心全去碍,骨肉若通明。

劫外冥天地,空中一死生。

却观凡世界,眇尔幻沤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