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

终日锁筠笼,回头惜翠茸。

谁知声㗲㗲,亦自意重重。

夜宿烟生浦,朝鸣日上峰。

故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整天被竹笼囚禁,回头却怜惜那翠绿的羽毛。
谁知道它叫声沙哑,内心也充满深深的忧虑。
夜晚栖息在烟雾笼罩的水边,早晨在太阳升起的山峰上啼鸣。
旧巢已不再值得留恋,凶猛的鹰隼又怎能容许我安身。

注释

终日:整天。
锁:囚禁。
筠笼:竹笼。
翠茸:翠绿的羽毛。
谁知:谁知道。
声㗲㗲:叫声沙哑。
意重重:内心忧虑重重。
夜宿:夜晚栖息。
烟生浦:烟雾笼罩的水边。
朝鸣:早晨啼鸣。
日上峰:太阳升起的山峰。
故巢:旧巢。
何足恋:不值得留恋。
鹰隼:凶猛的鹰隼。
容:容许。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意境与情怀。

"终日锁筠笼,回头惜翠茸。" 这两句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锁筠笼"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翠茸"则是对青春和美好的拟人化描述。

"谁知声㗲㗲,亦自意重重。" 这两句诗强调了内心世界的声音,即使是微小的声音,也能在诗人的心中引起巨大的回响,显示出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悟。

"夜宿烟生浦,朝鸣日上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伍的生活状态,"夜宿"和"朝鸣"分别勾勒出静谧的夜晚和清新的早晨,而"烟生浦"和"日上峰"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

"故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居所的留恋,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故巢"指的是过去的住所,而"鹰隼"则是比喻着现实世界的残酷和无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情感的深刻体悟。诗中的意境开阔而又充满哲理,是苏轼擅长的山水田园诗风格的典型代表。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留题仙都观

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

舟中行客去纷纷,古今换易如秋草。

空山楼观何峥嵘,真人王远、阴长生。

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复诵《黄庭》。

龙车虎驾来下迎,去如旋风抟紫清。

真人厌世不回顾,世间生死如朝暮。

学仙度世岂无人,餐霞绝粒长苦辛。

安得独从逍遥君,泠然乘风驾浮云,超世无有我独存。

形式: 古风

仙都山鹿

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

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

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形式: 古风

酹江月/念奴娇

我来访古。把尘襟、都付一声鸣橹。

笑把瑶觞波浩荡,却忆长鲸吞吐。

坐挹高风,骨清毛冷,不作嚣尘语。

客星何在,谩留遗像江渚。

试问泽畔羊裘,当时何事,笑禹弇宫武。

金印貂蝉谁不爱,只为汗颜巢许。

幸有高台,较他箕颍,未肯轻输与。

酒酣长啸,翩然谁共飞举。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秀野园

西京五亩园,花木秀而野。

坡仙作此诗,盛事记司马。

深夜独乐堂,气象极闲雅。

晚芳相元祐,勋名动夷夏。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