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无梅花求之于扬帅邓直阁

送腊腊垂尽,迎春春欲回。

如何万家县,不见一枝梅。

有客幽寻去,无人远寄来。

扬州何逊在,政用小诗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腊月将尽,春天即将回归。
为什么在众多的城镇中,却看不到一枝梅花开放?
有人独自去寻找梅花,但没有人从远方寄来。
像扬州的何逊一样,我正用小诗来催促春天的到来。

注释

腊腊:指农历十二月,冬季将尽。
迎春:迎接春天的到来。
万家县:众多的城镇。
一枝梅:象征春天的梅花。
幽寻:悄悄寻找。
远寄:从远方寄来。
何逊:南朝诗人,以咏梅著名。
政:正,恰好。
催:催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题为《高邮无梅花求之于扬帅邓直阁》。诗中表达了对春天将至而高邮地区却未见梅花开放的遗憾。诗人以“送腊腊垂尽,迎春春欲回”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时节转换,暗示了对梅花的期待。然而,“如何万家县,不见一枝梅”,诗人惊讶于在这个万家期盼花开的季节,竟连一枝梅花都未能觅得。

接着,诗人借“有客幽寻去,无人远寄来”表达了对梅花踪迹的探寻和远方友人未能寄来梅花的失望。最后,诗人以“扬州何逊在,政用小诗催”巧妙地提及了南朝诗人何逊,暗示自己也想效仿他用诗歌来催促梅花的盛开,以此寄托对梅花的渴望和对春天的急切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春天来临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和自然美景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寄许子礼

草堂竹坞闭门中,吏部持身有古风。

老去一麾还作病,归来四壁又成空。

今朝札翰如无恙,旧日诗书却未穷。

拭目看君进明德,乃兄事业付天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何晋之直阁

别来不寄一行书,贝叶琅函想自娱。

喜得直庐新内阁,梦成同舍旧东都。

绝知笔底鶱腾在,未省体中安隐无。

见说闽山小儿子,夤缘即罢数趋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信守徐稚山侍郎

归去来兮莫问津,有船即买系江滨。

自应一学陶元亮,不用更呼祁孔宾。

已卜春前春后日,重寻水北水南人。

使君为我新茅栋,数有书来意甚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泉南守赵表之

天遣高人下别峰,谅无官事汩胸中。

香来海外沈烟碧,果熟林间荔子红。

曹植诗篇疏入社,裴休参问远同风。

萧然丈室维摩诘,何日文殊对此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