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泉南守赵表之

天遣高人下别峰,谅无官事汩胸中。

香来海外沈烟碧,果熟林间荔子红。

曹植诗篇疏入社,裴休参问远同风。

萧然丈室维摩诘,何日文殊对此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上天派遣高人从别的山峰下来,想必他心中没有俗世的公务烦扰。
清新的香气从海外飘来,沉在碧绿的烟雾中,林间的荔枝熟透了,红得鲜艳。
曹植的诗篇被稀疏地传入了诗社,裴休的问候也带着远方的风尚。
在那空寂的丈室中,如同维摩诘般超脱,不知何时能有文殊菩萨这般的人物与这位老者相遇。

注释

遣:派遣。
官事:世俗事务。
沈烟:沉香烟雾。
荔子:荔枝。
疏入:稀疏地传入。
参问:问候。
萧然:寂静、超然。
维摩诘:佛教人物,象征智慧和超脱。
文殊:佛教菩萨,智慧的象征。
此翁:这位老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寄给赵表之的一首赠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期待。首句“天遣高人下别峰”,以神仙下凡的典故,形容赵表之才华出众,犹如高人降临人间。次句“谅无官事汩胸中”则赞美赵表之心性淡泊,不为俗务所累。

第三句“香来海外沈烟碧”,通过描绘海外异域的香气,暗示赵表之的品格独特,如海外沉香般清新脱俗。第四句“果熟林间荔子红”,以荔子的鲜红象征友人的才情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第五句“曹植诗篇疏入社”,借曹植的才情与诗社相比,赞扬赵表之在文学上的造诣。第六句“裴休参问远同风”,裴休是唐代名僧,这里暗指赵表之也有禅宗高僧的风范,善于参悟。

最后一句“萧然丈室维摩诘,何日文殊对此翁”,维摩诘是佛教中的智慧化身,文殊菩萨则是智慧的象征,诗人期待赵表之能像维摩诘或文殊菩萨那样,有一天能以其智慧和超然面对生活。整首诗语言优美,寓言深长,展现了诗人对赵表之的高度评价和期待。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寄浙东参议郑禹功

忆昨分携自日边,星辰忽忽几回天。

故人老作诸侯客,今我初无二顷田。

安得诗书同保社,敢烦札翰访林泉。

万山不隔襟期处,赖有渠侬一味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浙漕韩公圭琎

故人官达更相求,不但寒温札翰投。

深贮炉薰来岭海,远包书帙到林丘。

未知挽粟飞刍外,尚及哦诗把酒不。

千里往还殊不隔,梦魂常绕日边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提舶王季羔

外台隐吏极风流,记得衰翁旧日不。

三岛十洲曾接武,千岩万壑更从游。

官曹闲似云间鹤,贾舶纷如海上鸥。

幸有西湖应著我,时操艇子过明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得瑞香于四明

锦树团栾海角州,移春槛里见风流。

两三翠盖张前面,千百香囊缀上头。

绝代红梅相对好,妒人山麝莫来休。

衰翁若被儿童问,入眼还曾有此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