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其二)

衰白相逢赣水边,十年存没竟谁贤。

别来旧隐荒三径,醉后高谈惊四筵。

晚节功名君未免,半生忧患我堪怜。

秋风久负莼鲈约,归梦时时到剡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达明宫使右丞宠寄新诗辄次韵为谢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与老友在赣水边重逢的情景,表达了对老友命运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首句“衰白相逢赣水边”,描绘了两位年岁已高的老友在赣水边相遇的画面,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接着,“十年存没竟谁贤”一句,表达了对过去十年间人事变迁的感慨,暗含对老友命运的同情与思考,提出“贤”的疑问,引人深思。

“别来旧隐荒三径,醉后高谈惊四筵”两句,通过对比别前后的变化,展现了老友之间深厚的情感和曾经的欢聚场景。荒芜的三径与往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迁。

“晚节功名君未免,半生忧患我堪怜”则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奈。晚年的追求与得失,半生的忧愁与苦难,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诗人以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对老友和自己的深切关怀与理解。

最后,“秋风久负莼鲈约,归梦时时到剡川”表达了对未能实现归隐愿望的遗憾,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秋风起时,诗人未能如愿回到故乡,只能在梦中寻觅那份宁静与自由,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老友重逢的回忆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岁月、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宫使少卿作喜雨诗予辄续貂然连日烝郁雨意殊未解霅川地濒太湖畏雨而喜旱亦有足忧者辄再和贺子忱韵并呈少卿公一笑

老钝安能济中兴,知君此意每推诚。

邦人虽喜天心格,农夫预忧禾耳生。

秋后竹阴侵簟冷,梦回蛩响杂阶声。

雨溪自昔传佳咏,云水相依夜自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刘仲皋少卿喜雨

汉诏宽慈下玉京,人心天意格精诚。

初欣父老扶携听,忽看风云汹涌生。

千里沾濡随渥泽,万家愁叹变欢声。

南楼夜色晴方好,与子赓歌待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富阳道中怀刘希颜兼得道任书寄二公

渺渺平芜雪正晴,旋驱征骑出郊坰。

越山似我头全白,江柳如君眼欲青。

有信梅花传驿使,忘机鸥鸟恋沙汀。

洞霄结约香灯社,便欲相从老翠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余丈中大自虔还鄱阳弭节豫章南浦亭下相从累日议论慨然志节弥励感叹不足成鄙句送行

抗志潜心六籍中,文章直欲拟轲雄。

谁云前辈风流尽,尚有斯人气味同。

南浦送行伤碧草,北窗归卧享清风。

君王寤寐思黄发,会见蒲轮徵此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