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寄张兵部

武陵溪上青云暮,昔人传有桃源路。

时见落花随水流,咫尺神仙杳难遇。

神仙有无何可量,但爱武陵山水强。

松烟竹雾水村暗,鸟啼猿啸花雨香。

车轮不来尘坌绝,日月自与乾坤长。

闻君取身欲长往,禾熟良田给春酿。

陶然一醉万事休,还我天真了无象。

生胡为荣死奚戚,为笑纷纷避秦客。

一身千岁何足论,更向渔家寄消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桃源行寄张兵部》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描绘武陵溪边的自然美景,以及对桃源仙境的向往与追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首句“武陵溪上青云暮”,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武陵溪边云雾缭绕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昔人传有桃源路”引出了桃源仙境的传说,激发读者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时见落花随水流,咫尺神仙杳难遇”两句,通过落花随流水的景象,表达了对桃源仙境难以触及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虽近在咫尺却难以实现的无奈。

“神仙有无何可量,但爱武陵山水强”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即使无法达到仙境,也愿意沉醉于武陵山水之中。

“松烟竹雾水村暗,鸟啼猿啸花雨香”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画卷,松烟、竹雾、水村、鸟鸣、猿啸、花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车轮不来尘坌绝,日月自与乾坤长”两句,通过车轮不来、尘埃绝迹的景象,象征着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同时,日月与乾坤的永恒,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限。

最后,“闻君取身欲长往,禾熟良田给春酿。陶然一醉万事休,还我天真了无象。生胡为荣死奚戚,为笑纷纷避秦客。一身千岁何足论,更向渔家寄消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与友人一同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与生活的乐趣。同时,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不为世事所累,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内心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广福禅寺

寺与人寰隔,西轩更远瞻。

云烟生卷箔,星斗半垂檐。

山对眉双碧,江空镜一奁。

旅魂招不尽,愁向酒中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马仁山

崔嵬山下石,如马亦如人。

玉老龙蛇护,庵空岁月新。

访僧非旧识,览壁但伤神。

更恨无流水,难寻洞里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诗一首

七十馀岁老朝郎,曾向元祐说文章。

如今白首归田后,却与杨姝洗杖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重来桐城

碧水苍山照眼青,始知朱邑爱桐城。

重来二十三年后,犹有斯民眷眷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